关于通识教育的几个问题


  现在国内各个高校当中,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但是各个学校搞得五花八门,对通识教育存在种种误解。在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及各个学校对它的实践之中,不必讳言,教训多于经验。我们先来看之前的理解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偏差。

  第一,不要仅仅因为它是西方的,西方各个学校在搞通识教育,就要搞通识教育。西方有的东西多了,以前我们拿相反的东西,现在拿这些东西。我想这个是最近这些年以来,非常盲目地与国际接轨的思路下的错误认识;第二个问题,很多老师在提倡通识教育的时候,所理解的通识教育就是同时学习很多专业,或者是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相互选课。这一理解和以前的国语专业化的教育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差别;第三个问题,是和对LiberalEducation的另一个译法有关。如果译成自由教育,就经常会导致一个误解,让人认为它是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可以随便选课,好像上什么课,要学习什么专业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把教育当成超市中的商品,可以随便选购。这三个方面都是极大的误解。

  当北航推出来这样的计划时,它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有它的必修课,不分专业,但绝不意味着你可以随便上什么课,随便想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而且它是小班,这几个方面都非常好地在实践通识教育本身的理念,它是精英的教育,而且不是那个意义上的自由教育,它要有一定的规范。

  通识教育的理念是怎么来的?这就涉及到我们对通识教育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古希腊有类似孔子六艺的教育,它是七艺,分别是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有文化修养的人一定要学这些东西,但同时它有更重要的意思:只要你是雅典的公民,是自由人,而不是奴隶,就应该具备这些基本修养。

  所以在进入自由民主社会的时候,最早思考现代教育的一些思想家,比如像洛克、卢梭等都指出,只有经过这样的一些教育,才能培养出自由社会的合格公民,其实这个理念和古代是类似的,只不过这个社会跟古代有了非常大的差别。这个差别里面更强调的是现代人所讲的自由、个体的权利等这些东西。但是之所以能够强调个体的权利,是因为每个合格的公民都不会滥用这些权利,都不会违背他的原则,这样自由民主才能实现。所以现代西方的这样一个LiberalEduca-tion,不是市场的逻辑和自由的逻辑,或是从社会和政治中向教育领域的延伸,而恰恰是对于社会和政治中的自由原则,市场原则的一个补充和限制。

  不要把市场逻辑引入到教育中来,不要把教育当作商品。知识不是超市中的商品,你想选什么就选什么。如果是把它当作这样的一个商品,你已经假定了,学生刚进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有能力判断什么对于他是最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什么对于他来说是最有利的,如果学生已经有这样一个能力的话,那么这已经不是教育。教育必然预设了不平等,教育得以成立的前提,就是要假定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是有差别的。首先假定的是被教育者刚刚进学校的时候是没有判断能力的,教育者对一系列课程的设置,恰恰是要教给他一个如何来选择课程,如何能够合理安排你的知识结构的能力,如果你已经有这个能力,这个教育已经完成了。通识教育能够成为一个精英教育,自由的教育,或者成为一个博雅的教育,恰恰是要限制一下你的另一个层次的自由。

  再说另外一点,北航做这样的尝试时,把对经典的阅读引入到了通识教育中来。大家将来可能是学习经邦济世之学的,这个之前为什么要读中国和西方的文史哲的经典?我认为古代的科举制就是通识教育的一个模式,现在看起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成功的教育之一,虽然它后来有种种弊端,但是其中有很深的用意。大家读的都是四书五经,在唐代甚至要做诗的,认为能够写很好诗的人可以更好的处理兵谷钱粮这些具体的事。其实西方现在也是一样的,美国基本的选举官员,其实看中的并不是经济管理能力、政治管理能力,而恰恰是看中文史修养。为什么是这样的?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去年引起轩然大波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非常荒谬的的规定,据说它是为了让各地执法人员、法官在处理案件的时候更有章可循。为了让法官更方便,就可以把伦理不顾了。近几年来出现的种种事情,很多都不是在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在技术改进一下。背后就是中国人传统所说的道与术之间,术是越来越发达,但是道已经几乎没有了。

  在这样的考虑之下,我们在学习西方的时候,可以看看西方它的学院设置,其实也是有通识教育的理念在其中。比如法学、工商管理、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这些都是职业学院。本科生是不能学这些东西的,在本科阶段好好的接受通识教育,接受最基本的人文和科学的一些训练之后,再用一两年时间在职业学院里学习一个和将来就业相关的技能,就可以很好胜任工作。

  像刘老师刚才所说的,做一个通人,做一个有教养的、明是非的、能够懂事理的,看到什么事情能有自己理性的思考,而不会随波逐流的人,是需要花很长时间培养的。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自由民主的社会政治体制下,要做一个合格公民,懂得在这个社会怎样过一个比较好的生活,怎么遵守它最根本规范,能起到应该起的作用,这些东西是需要长时间磨的。这些东西不是靠天才,而是靠传统,而是靠从经典的古今大师著作的一本一本研读中体会其中的道理。哪怕是做一个商人,也需要读柏拉图的。所以在这样一个考量之下,回到北航的事件,先学习人文基本素养,然后再去学一些具体的实用之学。我们做不到西方那样四年是通识教育,到硕士用一两年学专业,但是至少可以让其在两年之后再学技术性、专业性的东西。大家应该体会到这样的用意,绝对不是说给大家随便选课、选专业、选方向的自由,当然它在更深层次上是给你自由的能力,但是要学习这个自由的能力,本身不是一个自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