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


上周参加了全国第四届专家博客笔会四川和谐行,因为是和谐行,一路上看到自然是灾后的美好景象,其中学校的灾后建设令人震撼,据说德阳市的很多学校都已经不用粉笔了,用上了电教设备,老师上课时在屏幕上“指挥”就行了,延伸的问题就是对于这样一个的城市经济水平,学校设施巨大维护成本成了头疼的问题,一夜情挺好,之后养孩子的事情木有考虑过。
 

这是新建设的什邡红白镇中心小学,

铭记与感恩这样的句式随处可见,右侧是廉租房。

这是原来红白镇小学的遗址,如今已经建设成镇里面的休闲广场了。

这是搜狐博客09年“去汶川过年”专题报道详细记录了四川灾区什邡的状况。http://zt.blog.sohu.com/s2008/quwenchuanguonian/

 

 

   漩口中学的遗址。现在新建后的中学改名叫七一映秀中学了。

 

官方的介绍:新建成的七一映秀中学建设用地面积42200㎡,建筑面积约18039㎡。可容纳1200名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规划规模为寄宿制24班完全中学。校舍均为框架结构,独立桩基础,建筑楼层不高于5层,按“八级抗震、九度设防”设计。该校是汶川特大地震后全国各地党员自愿缴纳“特殊党费”捐建的新学校,凝聚着无数共产党员的心血和全国人民的大爱。为突出对援建党员的感恩之情,校舍的外观设计也融入了相关元素,教学大楼入口处形如一个捐款箱,两侧被鲜红的党旗包围,校名也从“映秀中学”更名为“七一映秀中学”http://www.abazhou.gov.cn/jrab/zwdt/201102/t20110225_350576.html

 

 

宝兴县中学,是我见到的最霸气的学校,校领导介绍总投资共计11068万元。宝兴县整个县城不大,一支烟的功夫就能走完,如果说成都是一座来了不想走的城市,宝兴就是一座来了不会迷路的城市,整个县城寸土寸金,房价已经是一平米4000元了。所以,这样大规模的学校也只能建在河滩上。

 

 

学校门口的大石碑。

 

想起了,一次论坛上,陈丹青和易中天的对话,是关于中国教育的:

陈丹青:“中国只有一所学校,就是党校。”
易中天:“你的意思是其他学校都是分校?”

除了学校,其他也是。


 

 这是绵竹年画村农户墙上的大标语

 

这是映秀红磨坊的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