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劫了谁的贫,济了谁的富?


高房价:劫了谁的贫,济了谁的富?

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再度成为吸引眼球的社会热点,整个行业的阶段性发展成为很现实的问题,高房价何以有这么强劲的支撑力?其实应该放到更大更深的社会背景层面上来分析这个问题。有人说,房地产近十几年的高歌猛进更像是一场运动,不管你身在哪里,都自觉不自觉地被卷了进来,关心这个时代的人几乎没有例外。

从社会经济层面上来说,房地产行业的问题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问题,中间牵扯到整个社会的大神经,确实不是一般力量可比的。在《物权法》之后,尽管脚下的土地还是国有土地,但中国社会毕竟已经跨过了最关键的一关,那就是私有产权的确立,而自古至今,土地和依附之上的房屋作为不动产的物,其基本权利已经再次得到保障。这就让土地和房屋重新回到亘古就有的财富和价值属性,房地产的交易和流通也就成为财富的转移和流动。

2009年和2010年房地产销售金额合计近12万亿(单位:人民币元,下同),政府土地出让金合计超过5万亿,加上各项税费,总计超过20万亿的财富以土地和房屋为中轴转了一个大圈,也在实际上实现了两次每次超过10万亿财富的再分配。为了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也为广大老百姓能住上自己的房子,有必要对这个财富转移和分配的过程加以分析。

谁花得这个钱呢?这是最容易回答的问题,数以千万记的广大购房者以各种心情掏出了自己的积蓄,当然其中不乏投资者,不乏贪官污吏,但主体还是以赚工资过生活的普通人民群众,这是买单者。这个过程也是社会财富大集中的一个阶段,大量财富从四面八方以相同的名义汇集起来,其中有大约几百万个中产阶级或伪中产阶级交出了首付,签约成为为银行打工的房奴,也事实上完成了对几百万中产阶层的消灭,严重的甚至是一下子消灭了几代人的储蓄。

有来就有去,谁攫取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呢?钱去了哪里了呢?最终拿着口袋收获的有几个主体,政府,开发企业,银行、投资者等等。年年富豪榜上都有大量开发商坐到前几排,他们当然是最明显的既得利益者。关于政府在这次财富集中之后的分配问题上从来没有明确的说法,有人估到了70%,有人说40%以上,但都没有准确的依据,但从两年超过5万亿出让金所占比例来看,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推动财富集中再转移的过程中,政府是标准的笑纳者并愿意参与其中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房价已经成为社会财富从中下层民众流入到特殊利益阶层的合法通道,房价越高,流速越快,流量越大,造成贫富差距和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越多。这种不均衡流动的根本在于房价背后两方力量的完全不对等,一方是掌握了土地、金融、城建规划、媒体话语权等种种权力的特殊利益阶层,另一方是几乎没有任何权力的广大中低收入者。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看起来已经完全市场化,有人掏钱,有人给建房子。但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中国毕竟在经历自己独特的社会阶段,在大多数国人并不足够富有的情况下,这种财富大规模集中再分配的方式显然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

几千年中国社会的侠道文化是根深蒂固的,“劫富济贫”是长久的信仰,也是得到广大群众拥护的,是符合社会道德和心理预期的。但房地产目前的格局显然与一以贯之的“劫富济贫”背道而驰,好多人就在问房地产行业“劫了谁的贫,济了谁的富”?

表面上看,政府有没有能力控制局面?应该完全有。第一,房地产业核心的生产资料——土地是国有的,第二,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大部分来自银行,而银行也是国有的,第三,上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有相当部分在政府控制之下。但是从深层次来看,不解决上面提到的“劫贫济富”的大问题,高房价问题依然有难度。其背后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以及形成的贫富差距,如果不加以控制,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好在本届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加紧调整,从整个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看,房地产行业发展最终还要回到正常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