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退休后,工资减了,待遇少了,权力、职位没了。开始,可能有些人会感到不适应,但久而久之,便习以为常了。有上必有下,有得必有失,这是普遍真理,谁也违背不了。凡事都有两个方面,若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再工作的老年人从此进入了恬淡宁静的人生阶段,成为了悠哉游哉的自由人。
自由是人生追求的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老年人不必叹老,不必悲秋,应该加倍珍惜自由自在的老年时光,尽情享受老年特有的潇洒人生。哲学家弗洛姆认为,老年人“是一个真正的自由人—正像我们的梦境所显示的那样”,这种老年“可能是一个人所经历的最好的时期”。老年人不再上班,时间完全可以自由支配;老年人没有工作任务,精神上没有一点压力。什么时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自己说了算。想出去旅游就走,想探亲访友就去,随心所欲,没说没管。当一个人不再被时间奴役,不再被工作束缚,而可以自由支配时间时,不能不说是全身心获得了彻底的解放。
老年人退出了工作岗位,远离了各种利益的纠缠,不必再看上级的脸色行事,说话也不用再小心翼翼,待人遇事敢于直言相向。离退休老人,较之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因为没有了私心杂念,不必再前怕狼后怕虎,在任何场合更敢讲真话、说实话,毫不保留地道出自己的心愿。仍然是弗洛姆的话:“人们在晚年表现的实际品格,比他在受雇佣时不得不强作欢颜,不得不谋求生计,不得不保住饭碗时所表现的,要真实得多。”上班时,人被固定在某一个岗位上,无论你喜欢不喜欢,有兴趣没兴趣,都得日复一日地去重复、去坚守。退休后,你彻底自由了,喜欢画画就画画,高兴跳舞就跳舞,愿意养花就养花……没有人去阻拦你。
老年的自由,完全靠自己去领悟、去享受,而攀比则是老年人自戴的枷锁。生活中,有许多老年人习惯拿自己与别人比较,比离退休后的工资多少,比离退休后的医疗待遇高低,比衣食住行,比子女孝顺……于是有的人越比越觉得自己吃亏,越比心里越不平衡,越比越感到失落,甚至越比越气愤。如此比来比去,只能比出烦恼,比出怨恨,甚至有时候会想不开……如不及时调整好心态,继续攀比下去,就等于在不断收紧自己身上的“枷锁”,不但失去了原有的自由,还要多花医疗费,甚至还要减少自己的寿命。因此,老年人应当顺其自然,清心寡欲,知足常乐,“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在宁静恬适中享受自由与悠闲,使每个老年人的生活都风轻云淡而又风和日丽。
每个老年人都要自觉地意识到成为“自由人”的可贵,领悟到老年自由的真谛,珍惜晚年生活的每一天,开开心心地度过生命中的每时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