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智库论坛“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坛综述


 

2011年4月2日上午,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战略联盟主办、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主持的第一次广东智库论坛“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号楼8楼展开。

            

此次论坛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温宪元研究员主持,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黎友焕博士作主题分析报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梁桂全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品安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丁力博士、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所所长林平凡研究员、副所长陈建研究员、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欧江波研究员、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唐碧海、广东商学院教授刘左太博士等机构战略联盟的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分为主题报告和专家探讨两个环节。

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题报告

黎友焕教授围绕国际宏观经济对我国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以及广东宏观经济形势与趋势这三部分的内容作了主题分析报告分析。以当前的经济发展为逻辑走向,黎友焕教授主要围绕“三架马车”的主要内容,从宏观层面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展开课题研究。

(一)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从美国、日本、欧盟、中东和北非地区、新经济体这几个重要经济体入手,黎友焕教授简要介绍了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1.美国的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增长的速度依然缓慢。

2.日本虽然受地震灾害的影响不大,但是巨大的政府债务和核泄漏扩散两个因素影响着日本的宏观经济走势。日本主要通过对外贸易、产业格局和流动性政策对我国经济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动力不足,欧债危机最近相当突出,还面临着“两级分化”问题等;欧盟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目前面临的巨大通货膨胀压力,欧盟的收缩性政策将会导致欧盟经济发展步伐减缓,从而影响到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对我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3.中东和北非地区集中了全球70%以上的的石油储量和45%以上的原油产量,其地缘政治局势动荡,而且还在进一步恶化。2010年我国石油需求的对外依赖度超过55%,这样的趋势可能对油价推生起着很大的作用。石油价格过快上涨会导致输入性通胀风险,也增添了我国大宗商品和石油利用的不稳定性,对中国宏观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

4.新兴经济体国家主要面临着通货膨胀和国际流动性的风险,我国也不例外。

    黎友焕教授对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总结为:“总的来说,从整个世界经济来看,全球经济走向衰退的同时进入了一个缓慢且不稳定的复苏期,全球经济复苏进程还出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二)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黎友焕教授认为,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主要有以下七个特点:1.出口维持增长,但增速放缓;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减,但较高增长势头难以延续;3. 外商投资保持正增长势头,但境外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明显加快; 4.消费维持增长,但增速难以乐观 ;5.工业增加值维持增长,增速同样放缓;6.一二线城市房价不跌,三四线城市房价大幅上涨;7.通货膨胀虽然没有持续恶化,但上涨压力和社会影响较大。

    在经济政策方面,黎友焕教授也对我国近期,尤其是去年以来的整个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评价:1.经济刺激政策效果不尽人意;2.经济结构调整配套政策措施模糊;3.货币政策下投融资趋多样化;4.积极的财政政策下民生和消费领域依然突出,地方政府债务不容忽视; 5.房地产利益相关方博弈激烈,房市政策调控效果令人担忧; 6. 通货膨胀调控难度较大,控通胀与保增长的平衡政策难以把握。

(三)广东宏观经济形势与趋势

    黎友焕教授认为,2011广东经济总的运行态势是平稳开局,工业生产、投资和消费市场的增幅有所回调,财政收入增速平稳,金融机构贷款增幅继续下降,物价高位回落。具体说来有如下特点:1.经济增长平稳;2.消费市场增幅略有下滑;3.投资增速回落;4.进出口维持较快反弹;5.财政收入平稳增长;6.物价高位回落。

    对于广东经济趋势的预测,黎友焕教授认为,2011年广东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快速回升转入稳定增长阶段,全年GDP增长10%左右,比2010年略有回落。主要体现在:1. GDP总量增长呈现轻微的下滑趋势;2.投资增速维持高位回升态势;3.消费增速保持稳定;4.进出口状况得到改善,贸易顺差增速进入较长的低水平时期;5.通胀压力持续加大,物价和资产价格“双提升”。

(四)对策及建议

    报告最后,黎友焕教授针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情况,为广东的经济建设提出了四方面的对策及建议,首先针对的是日本大地震问题,其次是采取措施减小中东北非乱局对广东经济的冲击,再次是警惕通胀推升经济“硬着陆”风险,最后是加强吸纳劳动力的软环境建设,破解“民工荒”困境。

二、“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百家争鸣

主题报告结束后,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分别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相关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现场讨论氛围非常热烈,将此次论坛带入精彩的高潮部分。

首先是粱桂全院长对于黎友焕教授的主题报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分析宏观经济既要继承宏观经济的老思维,也要做一些变革。在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背后,应当有一个对国际、对世界、对中国经济分析底层的规律趋势的分析,并且将底层规律和当下形态的变动变成一种有机的关系,根据二者之间的有机关系制定对策建议。

温宪元副院长指出日本地震不仅对广东产业带来了损害,同时也带来了机遇,特别是对欧盟市场、南非市场、东南亚市场带来很大的机遇。第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矛盾,前者是通货膨胀,后者是通货紧缩,因此,美国、欧盟这些发达国家将会打压发展中国家,会使我国流动性受到挤压。第三,广东经济发展最关键的问题一是土地问题,二是劳动力供给短缺问题,对广东宏观经济分析一定要考虑这两个因素。此外,还有财税体制问题。

    丁力主任提出对于“宏观经济形式分析”主题报告的几点建议。首先是国际宏观经济形势部门的高度还不够,未明确国际经济形势危机的形成原因和发展方向,以及选取的日本、美国、欧盟等重要经济体的代表性不强,应当着重从经济全球化和产业格局来分析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第二,国内宏观经济问题分析未对我国区域发展结构失衡问题进行探讨,此外还要着重关注我国自身机制体制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第三,广东经济要转型升级必须要解决产能低水平严重过剩的问题。

欧江波所长非常同意梁桂全院长的观点,认为关于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的长期深层次规律性的把握不够。

刘佐太教授认为在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广东省宏观经济形势问题方面有待深入,应当重点研究物价调控、通货膨胀、产能过剩等热点问题。此外,在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时,可以单独增加关于2010年“4万亿投资”问题的分析;而广东省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也可以考虑2010年广州亚运会高额政府投资带来的影响。最后,刘佐太教授还提出了全新的主题报告结构,以供参考。

林平凡所长对与主题分析报告的结构持基本认可态度。他建议要深入分析国际宏观经济形势,详细介绍国际和国内通货膨胀情况,重点阐述“国进民退”相关问题。

刘继森教授主要就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提出了个人看法,他认为应当着重分析美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关注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并提炼出未来世界经济变化的规律性。

                   

 

各位专家学者在此次广东智库论坛“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各抒己见,为丰富“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题报告提供了众多参考意见,此次论坛最终在与会人员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