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网讯 陕西省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建设启动仪式暨第二届长安休闲农家节4月22-24日在长安区东大街道祥峪沟村隆重开幕。
据了解在为期三天的活动活动中,将有近百幅精美摄影展,书画展,十余种陕西特色,民俗展,22日有一场由陕北歌王王向荣、华阴老陕央视原班人员以及曾在上海世博会陕西馆开馆日特邀演出节目等高品位综合文艺演出。同时,祥峪森林公园22日免费开放。
附:陕西日报最新报道
发展休闲型新农业 建设国家级示范区
长安区第二届休闲农家节喜迎八方宾客
编者按
作为国家首批、全省唯一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区县,长安站在新起点,发展与转型交织,机遇与挑战并行。那么,如何提高农业产出值,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是长安当前农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去年以来,全区紧紧围绕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一目标,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主线,以休闲农业为方向,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依据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突出保障性,力创先进性,在新、特上求突破,不断健全发展机制,壮大特色产业。根据区域实际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以打造西部农家乐产业带为目标,对沿山水乡农家、虹鳟农家、桃园农家、古镇农家等九大特色农家乐进行全面升级;以建设沿山百里生态经济林带为重点,斥资近千万元在东起杨庄乡营沟村、西至东大街道东石村的沿山地区发展种植杂果经济林4350亩;以培育秦岭万亩花卉基地为着力点,打造集花卉生产、研发、物流、销售、加工、包装、展销、休闲旅游为一体的西部花卉港务区、花卉物流中心、花卉深加工基地和花卉观光旅游中心;以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园产业带为核心,着力实施秦岭设施农业示范园、中国西部设施农业种植博览园、王莽农业生态观光园等9个高标准农业科技观光园,力争建成一批集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批发、销售和旅游、休闲、采摘、体验、娱乐为一体的农业新项目。通过五年建设,使全区休闲农业的设施水平、技术水平、加工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开发的大格局,为全省乃至全国休闲农业发展树立样板。

生态农家树立特色品牌
西安市长安区以打造西部农家乐产业带为目标,依托沿山地区风景秀丽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优势,抓住广大城区居民回归自然,体验农家风情的休闲需求,以现有农家乐产业为基础,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培育典型、以点带面的原则,打造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经营规范的农家乐示范村。区委、区政府先后四次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农家乐产业带的发展基本思路和措施,斥资200万元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单位,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科学编制休闲农家发展规划,重点在杨庄乡凤翔沟村、引镇街道大峪口村、王莽乡清北村、太乙街道太乙村、子午街道北豆角村、滦镇街道上王村、东大街道祥峪沟村,打造水乡农家、虹鳟农家、桃园农家、翠竹农家、古镇农家、森林农家等的九大特色农家乐示范村,力争将长安沿山地区打造成全市最具活力的农家乐聚集区。

截至2010年底,全区共有农家乐经营户1091家,共接待游客622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达到9973万元。滦镇街道上王村和东大街道祥峪沟村被评为陕西省休闲农家一村一品示范村和陕西省休闲农家明星村,其中上王村被评为全国休闲农家标准化示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一带十园引领绿色时尚
为有效挖掘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大力提高现代农业经济效益,长安区委、区政府科学制定出“三带两园”休闲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用五年时间使全区农业实现由生产型向休闲型的全面转化,建成一批集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批发、销售和旅游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新项目,形成一整套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业产业服务体系,继而推动全区现代农业健康稳步发展。
今年,长安区将以秦岭北麓环山路两侧的东方拉菲堡葡萄园、秦岭设施农业示范园、中国西部设施农业种植博览园、王莽农业生态观光园、嘉艺园林、陕西阳光雨露现代农业示范园、一品长安花卉博览园等9个高标准农业科技观光园建设为重点,打造一条万亩观光农业产业带。目前,示范带的详细规划方案已编制完毕,正在进行各园区的规划编制及土地流转,力争在2011年底前,观光科技园示范带主要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同时,依托秦岭北麓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开展以自助采摘、体验农耕、品尝农家饭菜、尽享田园风光为主题的各种体验式旅游活动,吸引以自驾旅游、自助采摘为时尚的西安市民,并以西瓜、鲜桃、草莓、葡萄、樱桃等采摘活动为平台,不断拓展宣传途径,创新宣传方式,提高休闲农业品牌知名度,争取客源市场,从而有效地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万亩花海勾勒乡村风情
长安拥有西安巨大的花卉消费市场、悠久的花卉栽培历史和先进的技术经验、广阔的土地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使得花卉产业有条件成为带动长安观光农业发展的新引擎。截至目前,长安区已有百亩以上的花卉种植企业16家,花卉面积5200亩,年可为市场提供盆花1200万盆、鲜切花180万株、盆景2万盆、干花30吨、花卉种子8.2吨。
为把花卉产业培育成为都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长安区科学规划,提出了在黄良街道重点打造万亩秦岭花卉园的基本构想,将其纳入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带三园”产业格局之中,并作为长安打造国家农业现代示范区的主导内容之一。
在秦岭万亩花卉园建设中,长安区按照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发展大企业、建设大园区、创造大效益的发展方向,以“政府先行引导,企业化运作为主”的经营运作模式,依托子午大道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统筹规划,突出特色,不断完善园区生产、流通、旅游三大功能,加大规划、土地流转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力争用5年时间将其打造成集花卉生产、研发、物流、销售、加工、包装、展销、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西部花卉港务区、花卉物流中心、花卉深加工基地和花卉观光旅游中心,成为西北地区花卉生产的龙头产业。
百里果林绘就绿色长廊
长安区按照优化区域环境,建设生态长安的发展目标,努力探索适应长安生态环境、突出城市森林格局的经济林带发展新模式。区委、区政府以大力实施生态经济林带建设为突破口,斥资近千万元在东起杨庄乡营沟村、西至东大街道东石村的沿山地区发展种植杂果经济林4350亩,主要发展三大绿色果品板块(环山路东段为鲜桃,环山路西段为葡萄,环山路中段为樱桃,间种杏和石榴等杂果)。2010年完成投资1819万元,栽植果树3158亩,使沿山经济林带面积达到25000亩,基本实现环山公路两侧绿色长廊全覆盖,果类产量达到5.2万吨。
2011年计划投资500万元,重点建设“一带三园四点”。一带:即沿山百里经济林带,新栽经济林1500亩,实现环山公路两侧绿色长廊全覆盖。三园:即建设王莽清水头1000亩国家级鲜桃标准化示范园、引镇南寨1000亩市级有机仙桃示范园、滦镇红庙600亩葡萄精品园。
四点:即建设引镇南寨东村150亩鲜桃产业新品种中间试验点、王莽刘秀村100亩鲜桃产业体系区域试验点、五台东甘村90亩果业新品种示范点、滦镇内苑村100亩葡萄避雨栽培示范点,逐步形成长安沿山百里生态经济林带体系,打造出秦岭北麓鲜果生产绿色长廊。
相关链接
陕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建设启动仪暨长安第二届休闲农家节内容提示
一、主题:发展休闲农业 拓宽农业功能 增加农民收入
二、地点:长安区东大街道祥峪沟村中心广场
三、时间:2011年4月22日—24日
四、内容:
(一)综合文艺演出突出地方特色
(二)省内各地民俗特色展出及表演
(三)全省农特产品展示和销售
(四)免费畅游西安祥峪森林公园
(五)“乡间美食”厨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