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要从点滴做起


 为了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要从点滴做起

李华新

老人家,我们又来看您了!”328日下午,南充市嘉陵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志愿者来到蒲子荣老人家。老人已92岁,儿子儿媳在外务工。作为无偿服务对象,中心为老人安排了社区联络员和医生志愿者,定期走访。嘉陵区于去年10月建起南充市第一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整合保洁、护理、保健、医疗等志愿者和专业服务人员力量,为辖区老人提供服务,备受好评。(《四川日报》110402

吸纳社会资源、整合志愿者力量参与公益,仅是嘉陵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侧面。自20104月以来,嘉陵区政法、信访、民政等部门共同探索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模式,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

这种无偿的便民服务,能够维持多久,或是这种居家的养老方式是否能够一直持续下去,这不是可以凭借一时的热情能够维持下去的。因此,笔者在看待这一消息时,就得到了这样的一个数字,区财政每年预算不低于500万元的社会管理专项经费。根据测算试点期间投入,今年将预算确定为560万元,并相应设置目标管理,对各部门各乡镇进行单独考核。目前,该区已为330名实职领导干部建立综治工作实绩考核档案,建成市级平安乡镇和单位70余个。这是可以从资金和干部的政绩上进行的考核,这样的话,就可以实现办事处的承诺,这就是让群众话有处说、事有处办、苦有处诉、难有处解

    另外的一个经验就是要发动群众一起来做社区的事情,而且是要根据人口的多少,配置管理人员,这些人员也是有职有责有利,而且还利用社会中的志愿者来解决人手不够的问题,社会力量不仅参与治安防控,在居家养老服务等上,当地也吸纳了200多名保洁、医疗等志愿者及家政服务公司。

    社区的管理到位,居民安居,然后才可一乐业,这样的一个环境和氛围也记得地促进和带动了全区的经济建设,并且是实现了建设和谐社区的目标。通过一系列举措让嘉陵区成功创建成全国平安县,群众安居乐业。近3年,GDP平均增幅达1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4%,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7%

看来这个区的领导不仅是善于处理民生的点点滴滴小事,而对于抓经济建设同样是毫不含糊的这些领导,对于民生的这些婆婆妈妈的具体事情,也是真心抓真心管,才有了今天的和谐平安安居乐业的社区。

提升为民便民服务的点点滴滴,从最起码的生活琐事管起,照顾空巢老人,疏通下水道不通,这些涉及到老人的赡养,到关切到下水道的疏通,这些问题,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在表现家里就是天大的事情,从这个观念出发,百姓的任何小事,都应该是干部们关心的百姓大事。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