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7唐师曾:“北大隐士”王青松,再将老鸭弄进山



    4月14日中午,送咳嗽药的装甲兵学院指挥系主任、“老坦克兵”卢纪斌刚走,“北大隐士”王青松就到了,他让人抬进来一桶从京北背来的山泉水。蓝制服白口罩,像停尸房的搬运工,来“疫区”“接人”。此场景似曾相识,仿佛村上春树小说《天黑以后》,有一个病人要走了。唐师曾摄 G12 
    王青松用鼻子闻闻“老坦克兵”送来的301咳嗽药,说成份不错,但会刺激老鸭被贫铀弹辐射过的“脆弱的肺”。唐师曾摄 G12


    王青松徒手给老鸭检查身体。  江林摄 G12

    王青松带着口罩,说不习惯北京城的污浊空气。他要老鸭跟他走,“他朋友”的德国车,安全、平稳。司机是个热情的老师傅,不仅脾气好,且人情练达、轻车熟路。说话的时候,王青松吃吃冷笑,目光如锥。  唐师曾摄 G12

    “王青松朋友”的德国车把老鸭接到京北某地,突然命老鸭下车。换乘一辆破旧的,王青松亲自驾驶。夕阳里,老鸭衣服的火红与王青松的灰暗,有如冰炭。唐师曾摄 G12
    王青松的车破,但车技疯狂。宛转跌宕,透着生命无常,唐师曾摄 G12

    由于与当地农民关系不恰,“明里、暗里”付了数不清的过路费,但每次出山,都得费一番口舌,亲自下车,徒手搬开村民设置的路障。唐师曾摄 G12

荒山、野岭、弯月、夜路,王青松的破捷达一路颠簸。有人急着死,有人急着生。江林 G12


子夜、荒山、土窑、凉灶,王青松生火埋锅,取山泉、小米、红豆、米糠、麦粒、土鸡蛋……用柴禾、铁锅,给老鸭煮了一大碗不知何物的热糊糊,里面的沙子、土块、鸡蛋皮有些牙碜。合着大山的节拍,王青松的表情在火光中变幻无穷。唐师曾摄 Mark IV

王青松口中念念有词,手下内外兼施,弄得老鸭大汗淋漓,虚如游丝。人生如梦,这人生,就是风前的一盏灯。江林摄 G12王青松头前引路,走进深不可测的“新桃花源”。扬手之处,桃花盛开,仿佛清明的冥币。唐师曾摄 Mark IV


沿途残花败柳,落英缤纷,一如樱花集体怒放,壮烈、凄美,神风过后“一亿玉碎”。唐师曾摄 Mark IV

老鸭越爬越高,站在崖边,俯视桃花,漫山遍野,像老鸭咳出的血。唐师曾摄 Mark IV



20101106唐师曾:步行、傻瓜,就能看到鈥︹
坐下大吉普,掌中Mark IV,秃头空空胡“联想”,靠朋友走遍天下。
20101106唐师曾:步行、傻瓜,就能看到鈥︹
    看生活!放眼世界,目击大事。看穷人的面孔和骄傲者的姿态;看奇异的事物———机器、军队、群众、丛林和月球上的阴影;看人类的创造———绘画、雕塑、大厦、宫殿、城堡;看人类的贪婪和杀戮;看美丽的动物;看自然,看山上每一棵不同的树;看自然的反抗和报复;看灾难和战乱;看难以想像的危险;看男人所爱的女人和孩子。看!赏心悦目的看!看!惊愕赞叹地看!看,从看中得收益!
    我目睹一位“英雄”的崛起,我记录一个“国家”的灭亡……我是有历史感的摄影者,我是“语像”故事的发明人。
    想多远,走多远。Think & Walk。见地、实证。思行、合一。
    我原创、我自主、我不可替代。我喜欢、我擅长、我以此为生。
              
点击目录,亲临现场,是为“语像”: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53531973_0_1.html

视频《奥运火炬手唐老鸭语像奥运》
http://video.sina.com.cn/tanglaoya/index.shtml/ind

 

网易微勃(67万多粉丝):http://t.163.com/tangshizeng

新浪微勃(19万多粉丝):http://t.sina.com.cn/tangshizeng

新浪博客点击4000万: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53531973_0_1.html

 

无计划、无腹稿,每天拍摄,即兴乱侃。短兵相接,随看随说,是为“语像”。漏洞百出,欢迎补漏

“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版权为新华社所有,使用须通过 新华社摄影部 010 63072210 。
署名“唐师曾摄、老鸭摄”为作者个人“语像”创作,不代表国家通讯社官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