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在线访谈:解读一季度CPI数据(3)


中经在线访谈:解读一季度CPI数据(3


主持人: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对于物价的上涨,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国家还有哪些调控措施可以采用?  [04-15 10:24]

邹平座:实际上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很明确,宏观上是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在措施上,我们既要实现增长的目标,也要实现控制通胀的目标。在战略上,在总量上进行适度、稳健管理的同时,把工作重心转向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使投放一定的钱,能够产生更多的有效供给,少一点的购买力。那么就是这些购买力现在通胀压力如何化解,还想重复一下,就是说我刚才说的四大战略。  [04-15 10:28]

邹平座:第一个就是总供给管理战略,就是在未来时间当中,应该把工作重心转向总供给管理,它主要是结构管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等。  [04-15 10:31]

邹平座 第二个战略就是房地产战略,房地产要吸纳大量的购买力,房地产这个东西大家有很多说法,但是中央也是明确指出要让房地产这个行业健康稳定发展,那么它的健康稳定发展在未来要把它通过增加的保障房建设,扩大供给,来吸纳购买力,或者是来扩大内需,然后对这个战略我觉得空间还会很大,特别中国城市化以后,这个空间也很大,当然要保持它价格的合理水平。  [04-15 10:31]

邹平座:第三个战略就是刚才徐老师讲的,就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也是中国的蓝海战略,很多功能在中国还没有发挥出来。它的发展对于我们如何来吸纳这些购买力,变成一个闸门、水库,钱多了往里放一点,钱少了就出去一些,这个资本市场我讲了,它包括期货市场,远期交易市场,还有债券市场,还有国外资本市场,这是一个很大的池子,如何我们把它变成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蓝海。  [04-15 10:32]

邹平座:第四个战略就是资源,我一直在讲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发展当中,我们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能增加我们的生产力和总体的价格水平,总体的价格水平高了,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因为通胀就是价格离开了价值,那么对于价值,资源是很重要的。科学技术、就业和自然资源是基本要素,那么有这三块的增加,特别是资源,我们在全球购买资源,包括国内要开发新能源,这些资源的作用很大,它的通货膨胀会起到一种根本上的防范与治理措施。所以刚才我讲这四个词,实际上就是四个蓝海战略。  [04-15 10:32]

主持人:徐教授?  [04-15 10:32]

徐洪才:我完全同意邹教授的分析。从中央银行的角度来说,它要控制总量,那么要综合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以及窗口指导等等,现在看来,利率上调有空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还可以继续上调。我觉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否可以考虑不收利息,采取不支付利息的办法。公开市场操作我们也还有很多余地。除此以外,商业银行结构性政策也很重要,要把资金引导到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引导到发展低碳、绿色经济等行业中来,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寻找机会。  [04-15 10:33]

徐洪才:另一方面,我们中国过多的流动性还可以向外输出,不仅人民币可以走出到周边国家,现在香港积累了4000亿人民币的“池子”,但是还远远不够,在外贸过程中用人民币对外结算,对外投资也可以直接用人民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此同时,我们现在手里面的外汇储备也要输出,美元也要输出,要在外面建立一些能源、资源生产基地,包括一些农产品生产基地,把钱花出去,分流一部分流动性。  [04-15 10:33]

徐洪才:还有,就是增加对中低收入阶层的补贴和转移支付,提高工资水平,适当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同时要改善供给,要改善一些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菜蓝子工程,包括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现在看来,两年建成1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主要问题在于资金保障。中央政府提供了一定资金,但是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以及民间资金如何介入,这是一个大的问题。从供给的角度,要重点突破,改善供给,平抑物价,综合采取各种手段,我觉得这是未来发展方向。  [04-15 10:34]

主持人:您谈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个应该从几方面去实施?  [04-15 10:35]

徐洪才:一个就是要加大对外投资,支持我们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走出去。现在国有企业走出去在外面投资、并购过程中遭遇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和人为的障碍。  [04-15 10:35]

主持人:有哪些障碍?  [04-15 10:35]

徐洪才:比如美国把很多问题泛政治化,提到政治的高度,其实这是不合理的。另外,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还没有被认同,对国有企业还有偏见。这种情况下,我们民营企业有其灵活性,可以走出去。但是,问题是金融支持不足,它有机会,有想法,但是没有钱,金融支持不足。这方面,我觉得还有很大政策创新空间。另一方面,就是政府要推动,这一次金砖五国高峰论坛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成果,就是金砖五国金融机构之间开展货币互换、金融合作方面已经大大迈出了一步,这种情况,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信誉,同时也可以挤压美元的生存空间,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是非常有利的。  [04-15 10:36]

徐洪才:还有,就是要建立几个池子,在香港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市场这样一个池子,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公司债券;在上海建立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在香港和上海分别建立一个离岸金融中心和在岸金融中心,形成人民币回流机制,让人民币能出去,又能回得来,形成良性循环。  [04-15 10:36]

主持人:我们看一下最新CPI数据,在信息里面显示1季度GDP环比增长2.1%3CPI同比涨幅5.4%,两位嘉宾如何看?  [04-15 10:37]

邹平座:这个数字比一般的估计要高一些。  [04-15 10:38]

主持人:比5.2%多一些。  [04-15 10:39]

邹平座:它的需求突然变化,它对CPI影响是最重要的原因,另外美国一些国家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的作用还是有的,资源价格上升比较大,主要是外部因素导致这个月CPI有一点出乎预期。  [04-15 10:39]

徐洪才:我觉得除了外部因素以外,内部因素也不能忽视,特别是现在我国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将逐步接近刘易斯拐点,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要素价格上升,资源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都要与国际接轨,有一个内在上升的必然要求,而且,这种上升是刚性的。未来中国将面临这种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形势,可能是中长期问题,不是一个短期问题。所以,今年一季度,特别是3月份表现出来有点超预期,我觉得这是内外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04-15 10:39]

主持人: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条新闻的详细内容,这里面也谈到了像您谈到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方面出现一些新情况。初步预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63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981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6788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3543亿元,增长9.1%,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1%,对于这些数据,请两位专家做一个深度的解析。  [04-15 10:40]

邹平座9.7%的增长,我觉得还是比较稳健的,有所下降,但是今年我们增长目标是7%以上,在今年实现一个比较稳妥的发展目标。那么就是说,这个增长,这个数据也让我们感到经济调控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04-15 10:41]

徐洪才:我觉得,现在经济增长9.7%是一个合理的目标,是我们能够接受的,因为它自去年以来略有下降,正逐渐朝着政策调控方向接近与靠拢。另一方面,也接近潜在生产增长的水平,不算高,但是也不低,比较适中。从全年来看,它可能还会维持一个平稳的增长态势,如果政策力度、紧缩力度要加大的话,应该会有一个平稳的下滑趋势,这样的话,仍然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是我们期待的目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问题是什么呢?关键是保持经济平衡增长的同时,物价不能突破,结构应该优化,这是应该关注的重点。  [04-15 10:41]

邹平座:这个问题还有一个认识,我们在控制好物价的同时,如果长期物价上升,中国要强行去控制的话,可能会对生产力造成一个很大的打击。那么就应该实行双赢,刚才我说的双赢战略,既能控制物价,又能使我们的经济增长,如果这些经济质量保持较高情况下,我会希望经济增长高一点好,尽量维持它的一种平稳、稳定、有质量的增长,10%左右都不过分。关键能不能保证经济结构优化和通胀管理,实际上这两者不是矛盾的,一方面增加供给,另一方面要管理好需求,这就是说货币供给弹性增加以后,双向目标双赢是能够完成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具体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前要去把这个关键问题想透彻。  [04-15 10:42]

主持人:在国家统计局发布信息里面显示,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上涨,一季度同比上涨5.0%,其中城市上涨4.9%,农村上涨5.5%,分类来看食品上涨11.0%,烟酒上涨2.0%,衣着上涨2.3%,这样数据跟两位嘉宾心理预期有没有差距?  [04-15 10:42]

徐洪才:应该说基本符合。农村上涨快一点是有它的合理性,它的收入比例是相对下降的,生活成本在增加,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刚才讲的数据里面,我们整个三个行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并不明显,这说明我们结构现在还并没有明显改善,因为农业现在发展相对平稳,拉动经济主要还是第二产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现在并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04-15 10:43]

主持人:您认为应该如何更好发展第三产业呢?  [04-15 10:43]

徐洪才: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要发展各种服务性的中小企业,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减税,对它的营业税,对这些小企业的收入,包括所得税进行减免,提高它的征税门槛,对年收入如果是5万块钱以内进行免税,这样可以放水养鱼,养活一大批中小企业,可以提升弱势群体的收入,增加消费,调整结构,我觉得这是能够做到的。  [04-15 10:44]

主持人:优化调整经济结构是将来发展过程当中一个重大课题。那么刚才邹教授谈到了国家对于物价调控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是很重要一个方面,昨天央行公布2011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指出,2010年社会融资规模14.27万亿元,今年一季度4.19万亿元,请问一下两位嘉宾,这些数据反应的货币政策效果是否已经实现最初预期了呢?  [04-15 10:45]

邹平座:从全球来看,中国物价调控是有效的,我们的物价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的,这一点是有数据可以证明的。在这当中我们做大量工作,选择了一条非常好的道路,这个道路就是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搭配,这两条非常重要。我们很多外汇储备,总利率提高这么多,实际上对于金融这一块管理要求水平是相当高的。  [04-15 10:47]

邹平座:一方面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我们也通过美元的外汇储备,对我们国际化铺平了道路,人民币国际化的利益对于中国融合全球利益是非常巨大的。那么就是说,另一方面高的储备率防止了银行的风险,这样我们既保持了经济的增长和结构优化,通过调整政策,同时也保持了银行高额的储蓄,人民银行的存款也是它的储蓄,我们储蓄率保持这么高,任何经济危机对于中国都是很难产生大的冲击。既保持了安全,我们也实现了发展,我觉得去年中央政策经济工作会议战略应该说是得到了更正确、更稳妥的贯彻。  [04-15 10:47]

主持人:还有一些后续动作吗?有哪些?  [04-15 10:48]

邹平座:我们现在要把总量调节,稳健货币政策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要把工作重心转向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现在大家都说流动性相对过剩,我对它的结论是流动性过剩是相对过剩,不是一个简单的过剩能解释的。那什么叫相对过剩呢?就是说中国金融市场资源控制效率是有待提高的。比方说好多银行现在已经开始调整这个战略,但是银行中小企业渠道不通,是堵塞的,资本市场也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层次还不够,资本市场是一个学习来的东西,它打通下面的血脉还有一个过程,同时结汇制度,我们国际、国内之间资金流动也是堵塞的。  [04-15 10:48]

邹平座:这样造成三个堵塞以后,影响了金融资源的配备效率,所以它的过剩就像血管一样鼓起来,表面看到处都是水,实际上我们经济生产力的推动缺少资金的支持,就是我们千千万万创新企业和中小企业应该通过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得到金融的支持,这个需要我们下大力度去完成的战略,这样我们才能完成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能把物价控制住。提高金融资源的控制效率应该下更大的工夫,提高利率这个是手段,只是一个方面。  [04-15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