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
如何在文学创作中确立中国的主体性?不仅涉及到文学创作中的想象与叙事问题,也是关于如何在文学上走出一条“中国道路”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完全模仿西方文学的发展模式,也不能照搬20世纪的中国文学传统,而需要在关注现实与文学现实的同时,在思想与艺术上有新的创造。在新的世纪,中国文学发生了一些新的发展与变化,其中既有可喜的进展,也有值得担忧的现象。本书针对“新世纪文学”的文学现象和具体作品,做出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底层文学”是2004年以来最新的文艺思潮,作为“底层文学”的一名提倡者与参与者,笔者通过自己的研究,试图在理论与批评上为“底层文学”正名,并为之开拓出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这既需要对“底层文学”的传统加以梳理,也需要对“底层文学”的发展现状进行判断,加以引导,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和理论探讨,其中“底层叙事是一种先锋”的观点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农村题材的作品,一直在我国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伴随着“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三农题材”的小说更是得到了作家和评论家的青睐,但在创作实践中也存在着思想与艺术上的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农村题材文学作品的梳理,在“三农问题”与农村题材作品中建起一座桥梁,也为当前文学的发展寻找到可资借鉴的传统。
“中国故事”、“底层文学”、“农村作品”,是当前中国文学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构成了本书的核心问题,而这三者之间则是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的,“底层文学”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农村作品”则是“底层文学”的一部分,通过对“农村作品”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底层文学”,而深入地研究“底层文学”,则为我们提供了探讨“中国故事”的新的方法。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结合一些具体作品的分析,从叙事学的角度研究当前文学创作中与“中国故事”的关系;中编对当前最新的“底层文学”思潮在理论上做了探讨,并对具体的作家作品做出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下编结合三农问题的讨论,对1950年代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农村题材作品做出了自己的分析。
上编 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
如何阐释中国与中国文学
神话,或“黄金时代”的背后
小说如何切入现实
我们应该站在何处?
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
如何生产中国的形象?
中编 底层文学:理论与批评
“底层文学”在新世纪的崛起
“底层叙事”是一种先锋
底层写作所面临的问题
转变中的中国与中国知识界——《那儿》讨论评析
2007:“底层文学”的理论与实践
曹征路与“新左翼文学”的可能性
胡学文:一棵树的生长方式
刘继明:先锋文学的“底层”转向
底层、魅惑与小说的可能性
——读鲁敏的小说
下编 农村问题与文学叙述
我们如何想象农民?
《苍生》与中国农村叙事的转折
《秦腔》与乡土叙事
近期三农题材小说综述
近期“三农”题材中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及不足
我们如何叙述农村?
——关于新乡土小说的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