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花心,女人忠诚”的说法对吗?
流行于世的“男人花心,女人忠诚”(或者“雄性花心,雌性忠诚”)的说法对吗?
大错特错!
最新研究表明,在绝大多数的动物种群中,两性之间的冲突大都是因为雌性们的水性杨花而引发的。
亲爱的塔蒂阿娜博士:
我是一只竹节虫(英文名字为stick insect,拉丁文学名为Necroscia sparaxes,体形修长,貌似小棍或小树枝。)名字叫忒吉。这真让人尴尬,在给你写信的同时我还在交配,我和我的配偶不停地做爱已经有整整10个星期了。我累得已经快灵魂出窍了,但他一点停下来的意思都没有。他说这么做是因为他爱我爱得发疯,但我认为他是真的疯了。我该怎样才能让他停下来呢?
一只对性爱感到厌倦的竹节虫来自印度
谁说竹节虫不是这个世界上最不知疲倦的情人呢!做爱整整10个星期的时间了!我明白你为什么感到够了。忒吉,你的怀疑只对了一半。你的情人的确疯了,但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因为妒忌。它之所以缠着你交配,就是为了不让其他雄性有接近你的机会。好在它的身体长度只有你的一半,所以还不算太沉。
你的这种情况很不正常吗?嗯,的确有点极端,但绝不能算绝无仅有。在许多物种中,雄性对于它们的伴侣都有着强烈的占有欲。比如爱达荷地鼠,这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动物,只生活在美国的爱达荷州。雄性爱达荷地鼠不让伴侣离开它的视线,其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如果它钻进了一个洞,它就会坐在洞口,不让其出来,也不让其他雄性进去。更恶劣的是,对于那些无意中靠近其的雄性,它总是大打出手。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蓝色乳草虫,嘿咻个10分钟就草草完事了(以任何昆虫的性爱标准来看都属短暂),但完事之后,雄性乳草虫还要赖在雌性的背上。与其说它是为了对其甜言蜜语一番,不如说是为了防止其同其他雄性调情。
但坦率地说,雄性有充分的理由表现出这种强烈的占有欲。只要稍有机会,大多数种群中的姑娘们都会和其他的小伙子上床。“等一下,”我都听见你的哭声了,“不是说在大自然中,通常的情形是男的花心、女的忠诚吗?”但这是过去的看法,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简直就是在胡说八道。
AJ贝特曼是最早给这种说法贴上科学标签的人。贝特曼于1948年在《遗传》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声称,实验证实了雄性已经发展到主司交配、雌性主司生育。他的结论建立在对黄果蝇的实验观察基础之上。它们就是那些喜欢在装满成熟水果的果盆和装满美酒的玻璃杯四周伺机而动的小苍蝇之中的一种,不要与个头更大且喜欢粪便的普通家蝇混淆了。
在将相同数量的雄性果蝇和雌性果蝇一起放在一个小瓶子里面3-4天之后,贝特曼注意到,雄性果蝇一直热衷于尽可能多的交配,为了吸引它们的注意,雄性果蝇使劲地扇动着翅膀。在大多数情况下,雄性果蝇并不会获得雌性果蝇的回应。贝特曼还发现,雌性果蝇至少会拒绝一两个求爱者。与这一观察结果相一致,贝特曼还发现雄性果蝇的交配伴侣越多,孩子就越多;而雌性果蝇则不同。
为了解释他所看到的现象,贝特曼认为他看到了两性之间的本质区别——雄性产生大量微小、廉价的精子,而雌性则只产生少许大而且珍贵的卵子。他还指出,许多物种中的雌性都能将精子储存数天、数月,有些甚至可以保存数年,这就是说,雌性动物从一次交配中获得的精子,原则上可满足它一生的需要。因此,贝特曼认为,一只雄性动物就足以使得许多雌性动物的所有卵子受精。据此,他进而得出以下结论:雌性动物的生殖能力受到它们排卵速度的控制,而对于雄性动物来说,其生殖能力则受到它们能够遇到并且征服的雌性动物数量的限制。所以,贝特曼兴奋地宣布,雄性动物是天生的花花公子,而雌性动物是天生的贞女,对超过必要的交配行为不感兴趣,甚至怀有敌意,只有在非同寻常的情况下,才会有例外出现。如果依据这种观点,忒吉,你的伴侣对你的性狂热简直是不可思议、令人费解;它应该去勾引其他的竹节虫,而不是粘着你不放。
可是,这种“男人花心、女人忠诚”的假设——客气的说法是贝特曼法则——非常流行。年高德劭的人赞美这句话,女权主义者更是频频引用它,而科学家则从科学角度论证这句话,他们说雌性对性事的冷淡是基于以下原因:害怕染上性病或者在交配的时候被猎杀者侵袭。当然,的确有些物种中的雌性一生只交配一次,比如苜蓿芽切叶蜂。在其他的种群中,雄性动物往往有多个性伴侣,还有些甚至饥渴到跟不同种群的雌性动物发生性关系,例如金鱼偶尔会被一些发情的青蛙强暴而淹死。但在绝大多数的种群中,真的是“男人花心、女人忠诚”吗?哈哈,正好相反!
贝特曼的理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错的。在绝大多数的动物种群中,雌性与其说是贞女,不如说是荡妇。它们绝对不是一生只交配一次,而是会和许多个雄性发生性关系,交配次数往往比使卵子受精所必需的交配次数多得多。
贝特曼是如何得出这一荒谬的结论的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纯属巧合。我说过,黄果蝇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一直是最受科学家欢迎的研究对象。(果蝇因寿命短,繁殖力强,故经常被用在遗传实验中)雌性黄果蝇的确比较矜持,一般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才交配一次。但有些种类的果蝇则大为不同,如雌性大翅红眼果蝇(大翅红眼果蝇,拉丁文学名为Drosophila hydei。)一般在每天早晨都要交配数次。即使在黄果蝇中,雌性也并不像贝特曼想象的那么贞节。他得出错误结论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的实验时间太短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如果他对那些果蝇的观察时间超过一个星期的话,他就会发现雌性果蝇将会恢复它们的欲望——没错儿,那些一周只交配一次的果蝇比它们淫荡的果蝇姐妹们的后代要少。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更为复杂的基因技术的发展,生物学家已经可以判断究竟谁是孩子的父亲。结果他们发现了一些令人震惊、出乎大家意料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从竹节虫到黑猩猩,雌性动物大都很难保持忠贞。
在这一发现之后,科学家又发现了更令人吃惊的事实:在许多动物种群中,疯狂的乱交并不是因为功能异常,更确切地说,雌性动物还能从乱交中受益。我的档案夹中塞满了这样的例子,信手拈来几份看看好了:比如雌性兔子和雌性美国冈尼森草原土拨鼠,如果它们在发情的时候和多个伴侣交配的话,受孕几率会更高;雌性沙地蜥蜴的性伴侣越多,它产出的卵子孵化的也就越多;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灰白色滑溜梭鱼,如果雌鱼是和一群雄鱼而不是一条雄鱼一起产卵,鱼卵会有更高的受孕机会。
这些发现促使我们对雄性及雌性的行为重新进行评估,而且这一评估仍在进行当中。但有一个结论是无法避免的: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当雌性动物和一个以上的雄性动物进行交配的时候,闺房大战必将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