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黑社会化是社会大灾难
举报大丑闻
张明渝实名举报翁振杰让2011年的重庆两会充满了杀机。一个人大代表,也是曾经的亿万富翁,市房地产商会会长;一个是一度掌管三峡银行、重庆国际信托、西南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的人大常委。两个人足以演一场好戏。
被举报的重庆正厅级官员翁振杰,1962年10月出生。为重庆第三届人大常委、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现任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南证券”)董事长、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国投”)首席执行官、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明渝在实名举报信中称,翁振杰主要罪行有:一、翁振杰侵吞国有资产,非法控制三峡银行和重庆信托获取巨额不明财产。 二、挪用公款1.84亿,向黑社会提供放高利贷的资金。
1、重庆信托挪用重庆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路桥)公款8000万元。
1、重庆信托挪用重庆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路桥)公款8000万元。
2、挪用重庆信托国家教育专项贷款资金公款5400万元。
3、挪用重庆信托公款5000万元。
三、强迫交易,非法鲸吞同创价值数亿元的资产。
四、恐吓威逼,暴力收债。
五、索要贿赂。
六、翁振杰幕后指使围攻民生银行。
除此之外,张明渝还在举报信中公布了自己两次行贿翁振杰的细节——因2004年同创集团下属重庆天人公司因开发位于重庆江北的“同创国际”项目,和2007年,同创集团因开发位于高九路“同创高原”项目,分别向重庆信托做了一个1.2亿和一个3.5亿的股权信托,过程中,翁振杰故意在重庆天人公司贷款上设置障碍,以及借口其介绍了重庆银瑞公司借款给同创,而向张明渝分别索贿45万元(2004年)和90万元(2007年)。
其后,张明渝分别由尹姓驾驶员和罗姓驾驶员开车送其到重庆锦绣山庄翁振杰的别墅处,由翁家罗姓保姆开门,张明渝本人提着装有现金的包,当面交给翁振杰。翁收受好处之后,随即不再就贷款一事,为难张明渝的同创集团。
就此,西南证券证券事务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现在我们没有任何可以发布的东西,也没有涉及到公开信的声明!”
1月15日,张明渝在与重庆打黑总指挥王立军见面之后表示,自己将离开重庆,随即与公众失去联络。
笔者以为,张明渝此举无疑是将自己与翁振杰的矛盾完全公开化,对当事二人而言,均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已经毫无回旋余地。目前没有官方的调查结果公开,因此这里对翁振杰涉黑事件本身不做任何评论。
权威打黑部门面临极度尴尬
显而易见,张明渝通过实名举报是有自身个人目的的,然而公众不得不正视的是其举报带来的社会影响。
在过去的一年中,重庆最大的成果可能就是全球瞩目的“唱红打黑”。因为打黑,重庆市民的安全感不断提升,本市也逐步变成了宜居之城。然而,如果翁振杰真是涉黑嫌疑人,那么其对重庆乃至整个世界的震撼太大了。
毫不讳言的是,无论翁振杰是真涉黑,还是被诽谤,对整个社会而言都已经不重要了。张明渝实名举报翁振杰的事件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了深远影响,也使得重庆打黑的伟大成果打了折扣。毕竟,公众更宁愿相信举报是真的。
事实上,要让公众完全认为张明渝的举报不属实是有困难的,毕竟张明渝的思维还很清晰,不像是神经失常的人。就正常人张明渝而言,如果不是证据确凿,他绝对不会去冒如此大的风险。而同创集团的快速坍塌也的确跟翁振杰所在的重庆国际信托有关。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张明渝之前的所有举报都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试想如果张明渝和翁振杰都不是人大代表,这一举报还会被社会关注吗?这样的举报还有结果吗?其中的症结在那里呢?
张明渝及其同创集团的迅速坍塌,让世人很难看清楚真相。而在没有真相披露必然导致公众的种种揣测。此时张明渝再利用实名举报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很容易让公众认同。
权力监督缺位背后的金融黑社会化可能
尽管目前还对翁振杰没有定论,但是如果权力缺少监督,金融黑社会将不断蔓延,离公众也会越来越近。
金融处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位置,也是一个垄断市场,金融高管普遍离权力中心很近,权力监督相对很弱。
1997年张明渝创立同创集团,从“学林雅园”、“同创置业•奥网中心”、“同创置业国际”到“同创置业高原”,同创集团在重庆开发商中曾一度翘楚,集团总资产一度达到20亿元,在重庆市房地产开发企业50强中列第6名。其中,在2008年40岁的张明渝以10亿元的个人资产首次登上胡润百富榜,排名第727位,然而就这样一位明星开发商在2008年轰然倒下。
作为业界资深的研究人士,笔者很清楚,同创集团的产品做得还是不错的,而且销售也还算理想。从张明渝的举报中,笔者隐隐约约知道其实同创的坍塌主要是源于巨额高利贷。而从目前的举报线索来看,高利贷与翁振杰有关。
据悉,这些年来,游戈于重庆金融监管以外的灰色资金达300到500亿元人民币,真正属于民间资本进入的不到10%。而近90%的资金是通过国有及国有参控股的金融机构放出来,然后,再绕道进入金融高管们所控制的“水公司”,以5%-12%的月息进入资金市场,这比受监管的金融机构利息高出5-10倍。
可以预料的是,如果金融黑社会蔓延,毁掉的将不仅仅是同创集团。而是所有染上高利贷鸦片的企业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