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政治学主题是什么?


当代政治学主题相当的模糊
中国或世界都如此。就中国来说,种种原因,人们对本应该的民主诉求并没有超过五四时期和80年代中后期那般迫切,民主似乎可有可无。物质、经济领域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有计划经济时期集体的人转变成市场经济中的私人(典型如上海市民)。人们关注的中心是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之相关的收入、物价、股价、医疗教育等鸡零狗碎的事情。政治意识形态产生的高烧退却,随之还有理想主义,采取现实主义的方式对待生活和他人的人,我们才觉得他正常!
西方也是这样,无论是自由主义的中心英国(富迪《恐惧的政治》)、美国,还是充满政治斗争精神的法国、意大利、德国,政治都不愠不火。选举进意味着领导人的更换,任何大变动的希冀都将失望。无论工党还是保守党,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政党的精英们通常都要拿出温和的纲领,向选民承诺种种的福利,把政治领域的正义价值变成市场领域的交换价值(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仅有的政治冲突,或许就是竞选中相互泼脏水的论辩。“笨蛋,问题是经济”(克林顿),政治的主题已是经济。
福山讲人类历史终结了(《论历史的终结》),自由主义乃是人类社会最终的意识形态。众川归流,万法归一。恐怖主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泛起的浪花不过是世界整体平静前的点缀。
政治,在21世纪里,对人们究竟还意味着什么?它已不是19世纪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了,也不是20世纪民族国家之间的攻防战争了,尽管它还存在(政府、政党、军队、警察等),但却掩不住它越来越模糊,变得不男不女,四不像。它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领域的延伸越多,也就越来越像行政,行政也越来越成为政治,也就越来越枯燥乏味。
政治,不能再像往昔那样激发人们的激情了,“使命感”这样的词语似乎就成为了古董。往昔对英雄的崇拜转变为今天对娱乐明星、明商巨贾的膜拜。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核武器让战争这种制造激情、英雄的机器失去了意义。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革命也温和起来,改革——妥协成为主要的方法。
或许,正如马克思预料的那样: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的统治功能最终将转变为公共管理职能,传统意义上的政治也就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