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 酿酒产业的新起点


      年度轮回,我们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梳理2010的中国酒业,依旧是波澜壮阔,顿挫激昂。虽然市场依然纷繁,竞争依然惨烈,但是综观全局,盘点得失,我们欣喜地看到,面对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中国酒业表现出了惊人的爆发力,在调结构、拉内需、防通胀、保增长的战役中,又一次赢得了行业主流整体向好的丰收时节。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同样也是酒类行业站在新起点,继续“给力”,破浪前行的一年。笔者作为产业政策研究室的一员,在反复修改《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规划》时,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过去的五年是我国酿酒产业发展史上的最好时期。五年中,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技术进步速度加快,产品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优势正在逐步形成,经济运行指标得到稳步提高,行业整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我们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冲击与挑战,比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过程监控手段水平的滞后、流通市场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工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缓慢、国外酒类产品和资本的大量涌入带来的压力等等。这一切,都有待全行业同仁在“十二五”期间去解决和突破。

      面对这些形势,《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优化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传承发展弘扬民族文化,诚实守信践行社会责任,自主创新挑战国际竞争”和“科技创新,理念创新,经营创新,文化创新”的发展方向。明确了经济指标、结构调整、品牌和诚信体系建设、清洁生产和低碳发展、标准和信息化、人才建设、产业链融合等目标。确立了培育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集群,提升品牌竞争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转变增长方式;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业标准制定,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倡导清洁生产低碳发展,完成节能减排目标;重视人才培养,加快信息化建设;倡导社会责任,建设诚信体系,构建良好市场秩序等七项任务。

      这些目标和任务的确立,体现了宏观经济环境对酿酒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是酒类行业不断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方针、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的必然;同时也是酿酒产业顺应各族人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创新型产业发展的神圣使命。

      因此,当我们挥手作别过去的时候,更应该将扑面而来的2011年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共同呼唤酿酒产业开拓创新的智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