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国新经济必须实现“和平崛起”!


独立地产评论人:文/丁延平

记得在某一届“两会”上,有代表喊出了“大国崛起”的口号,今年“两会”给人的感觉就是少了一些空洞的“口号”,多了一些为民生谋福利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也就是说“大口号”没了,但是围绕民生话题的“关键词”多了。譬如,提高个税起征点、中央财政增加投入教育经费将占GDP4%、全面试行农村9年制义务教育、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全覆盖、在房地产领域5年内增建保障性住房3600套等。

近日,温家宝总理“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核心内容“十二五”规划纲要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已在各地新华书店上架热售。各地“两会”代表也都回到地方着手中央部署的工作计划。在中央财政预算中城乡与住房建设部已经申请并通过350亿元作为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新一轮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虽然“雷声大雨点小”但在全国的布局刚刚拉起帷幕。比如深圳传出政府将去年底既定的6.2万套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将提升到7.3万套,其他一些二线城市也有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动向。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一改过去“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做法,均以廉租房和公租房为主要供应品种。

在“两会”闭幕半小时后,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见面会上,当有外国记者问到:两会既定的任务与目标已经明确,中国将以何种方式和手段来完成各项目标?温总理给出的答案是:问责制!对落实不力者地方要承担责任!试想,再科学、再完善的制度,若地方政府落实不下去也是枉然!当被外国记者问及中国模式时,总理强调了“四个坚持”,其中最关键的一个是“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说明我们“十二五”期间这个“中心”雷打不动!

中央政策为什么这么制定?这是因为考虑到中国当前的现实国情。中国人口众多、底子依然薄,虽然经济总量去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除以13亿我们的人均GDP排位还落在很后面的位置。所以我们岂能夜郎自大!现实国际与国内环境下,再谈“大国崛起”显然只有树敌无数,让邻国感到没有“安全感”!只要我国经济搞上去了、贫富差距缩小了、人民增收了、幸福指数攀升了、各个圈层的人士都能有尊严地享受舒适的居所了!我们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国度。但是,现在我们还不是发达国家,而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当前或者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防范卷入国际军事纷争,以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和平环境才是重中之重!

故此,面对世界范围内复杂的局部动荡,比如前几年的伊拉克战争、去年的利比亚内战以及去年与日本的钓鱼岛事件还有本月11日以来日本“大地震、海啸、核泄露”等事件,中国始终保持礼仪之邦的风度,一方面重申我国的外交政策;另一方面该伸出友谊之手的就给予对方人道主义救助。也许很多网友认为中国领导人胆子小,好当好好先生或者是和事佬,事实并非如此,以中国强大的国防力量,我们阶段性周期内完全可以变得“硬”一点,但我们并不着眼于眼前利益,而是要争取时间去赶超欧美了!中国经济在和平环境中崛起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为什么说时间对我们如此重要,因为腐败无能的大清帝过和北洋政府在华夏民族经济发展史上浪费了许多时间,再加上8年抗战3年内战,我国的资源几乎被掠夺一空。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优秀的共产党人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们才有今天的繁荣局面,这实在是来之不易。

邓小平同志讲得好:经济落后等于被动挨打!谁想被别人赶着打呢!因此“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讲是多么重要!这也是党中央具有战略眼光的一大决策,是为振兴中华民族、为造福子孙后代的明智之举!

中国新经济太需要和平崛起了!中国新经济也太需要转型了!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也即GDP增速均接近两位数,但是粗放型地快速发展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这又何必呢?如此下去依然会缺乏创新动力与国际竞争力。由此今年国家决定了改变策略,将今年GDP的目标定在了7%。诚然,凭借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传统拉动作用,7%的目标凭借惯性也能完成、不在话下。但中央为什么定在7%而不是8%呢?

笔者认为,今年GDP的制定,锁定数字已无多大意义,换言之,我国新经济动力将来源于经济转变方式,即速度中国将向效益中国、质量中国转型!

中国新经济能否“和平崛起”关键在于每一个人要思想统一、目标一致、还要具备一定的执行和应变能力!事世瞬息万变,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坚强信念!只要全国人民为目标而奋斗,祖国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