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考”跪出的只是中国教育的可怜虫


 

公务员考试时间已经到了,只见一名女考生跪地不起,乞求老师多给点时间让其填完答题卡,被老师拒收考卷后,跪地不起痛哭不止。13号发生在浙江温州的公务员考试“跪考”时间一时间成为了焦点。



当然最后没有出现奇迹,因为“跪考”女生的行为违规,目前女生的该科成绩已被判定无效。对于这个结果,相信很多人都是意料之中的,社会舆论普遍都对她的行为嗤之以鼻,甚至嘲笑她太傻了。很少有人对她的行为表示同情,这也是理所当然的,虽然她也很可怜,但破坏规则就会侵害别人的权益,我们的确不该滥用自己的悲悯。

 

看着这件事情,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下跪门”事件。年初的时候,参加研究生考试的某西安考生,因为忘带身份证被监考老师拒之考场门外。为了能进入教师参加考试,考生亮度下跪。结果还是一样,下跪并没有撼动考试规则,她最终没能参加考试。参加研究生考试必须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这是我们都知道的规定。同样是“下跪门”,可是公众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面对西安的这件考验下跪门,普遍的声音都是认为它跪出的是教育考试制度的残酷,仅仅因为没带身份证就被拒于考场之外,对于年龄不小的考生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也许她就再也没有机会参加考试,再有没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了,对于她一生来说,她将永远都带着这份遗憾直到终老。绝大多数人都对西安考生投来了同情的目光,同样的方式,却没有得到同样的舆论导向。究其原因,也许西安考生并没有触及到大多数人利益,而这次公务员考试的下跪门,却可能因为其延长的一两分钟,发生截然不同的改变。

 

我们也开始学会尊重规则,这点让人欣慰。这些年我们似乎有些同情心泛滥,对于很多事情失去了理性的判断,不打折扣的尊重规则,这一点,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极为重要。如果我们仍然推崇“人情社会”,并自以为这是中国特色,是社会有温情的一种表现,其实,恰恰说明我们的现代化还停留在表面,而并未抵达实质。

 

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女儿膝下也不是废铜烂铁,“下跪”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情非得已的理由。如果这只是一场普普通通的考试,甚至是在高考的考场上,我们也从来没听说过下跪事件。这位考生之所以这么获得出去,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场考试非同寻常。

 

公务员考试这两年的火爆程度异乎寻常,待遇有保障,福利又诱人,有权还有势,社会地位高,这也是能简单归纳其原因。连续三年的公务员考试大军突破百万,足以让人们见识到了“天下第一考”的巨大威力。“跪考”女生也许是一个个例,但它恰好反映了人们对于公务员的盲目追求,对坊间冠以“铁饭碗”或“金饭碗”之称的公务员的暂失理性的“膜拜”。

 

为了一个饭碗如此,实在不值得,更不值得提倡。试想,一旦允许延时,以后将可能有无数的下跪事件发生,这是万万取不得的事情。更何况,在考试结束前15分钟、5分钟的时候,监考老师都会提醒考生时间,合理分配时间也属于考试的范围。这位女生利用下跪甚至威胁跳楼这种极端的方式要挟监考老师,往轻里说,这位女生的极端做法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往重里说,为了个人利益而对规则置若罔闻,也反映了她公民意识薄弱,以及对其他考生的不尊重。即便让她考上了公务员,恐怕也很难坚持原则,以后成为国家蛀虫的可能大大增加。

 

此外,抛开这件具体事件,现有的公务员考试招录方式更值得深思。这位女生跪求延时涂完机读卡,或许只是个案;但没时间涂完机读卡或没做完题目,则是公务员考试的普遍现象。众所周知,公务员笔试题目并不难,其难度在于题量大而时间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公务员笔试更多的是比拼考生的答题速度,谁又快又好地完成,谁的胜算率就大。而大部分公考中,笔试成绩占总分的60%,具有一定优势。这往往对那些“只会考试”、身经百战的考霸是有利的。

 

但公务员考试的目的是选出胜任实际工作、为民服务的“公仆”。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这种比拼速度的考试是不合理的。公务员考试的笔试题目虽然对考生能力有一定的客观性,但笔试成绩远远不能体现公考选拔人才所要求的通用能力,充其量只能反映考生的应试能力和写作能力。事实上,现实中存在大量的笔试成绩很高,但工作能力很低的考生。这显然不利于公务员队伍素质的提高。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当前的公考招录方式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唯有多方面拓展考核考生的渠道,让人尽其才,考生才不会将自己的前途押在那“一分钟”上。

 

归根结底,跪考事件的结果只留下的是一个被中国教育抛弃的可怜虫。而且以后肯定还将会有这样试图通过“下跪”乞求获得机会的人,这也许已经不是教育的悲哀,而是中国的悲哀,如果人们开始习惯了通过放低尊严来获得一切,那才是真的无可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