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存投资陷阱?


传统智慧正在遭遇挑战。一线城市竞争惨烈,转而向二三线城市扩张的开发商们正有可能遭遇陷阱。

 

近日,记者从瑞士信贷获悉的一份英文报告称,中国二线城市正在经历住宅存量供应过剩和地价泡沫,瑞信认为投资这些城市的房地产正日渐成为一个“价值陷阱”。报告中列出了投资者应该避开的中国十大二线城市名单,分别是:武汉、沈阳、济南、长春、太原、合肥、长沙、海口、重庆、天津。

 

开发商的投资逻辑

 

当一线城市地价高企竞争激烈的时刻,开发商不可避免的选择向二三线城市扩张。近两年,这一趋势越发明显。从2009年、2010年开发商拿地的重心可以看出,土地储备已逐渐转移到二三线城市。

开发商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阳光100是最早布局二线城市的全国性开发商,而阳光100董事长易小迪也是最早提出局部城市供大于求的开发商之一。他的发现和瑞信的报告提出的结论一样,地价涨幅超过房价涨幅,开发商售出项目之后,已经难以用赚来的钱,再去新买一块地。

 

阳光100常务副总经理范小冲也认为,所谓的二线城市,并非人们意识中的二流城市,而是中国第二轮城市化的主体,是正在走向增量的市场。“很多地产商被挤出一线城市,或者被资本市场忽悠去了二线城市,他们认为二线城市拥有巨大发展空间,却掉入了陷阱之中。”范小冲称,目前地产市场资金短缺与二线城市的极度扩张有很大的关系。二线城市不是蓝海,而是蓝天,不会飞就可能摔得很惨。“并不是所有去二线城市的开发商都能赚到钱。”

 

但对于瑞信的报告,他认为,二三线城市正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一线城市已经完成了数量增长阶段,而到了质量增长阶段,是结构性的调整,但二三线城市还有城市化带动的需求。范小冲提出时钟理论,选择进入哪些城市,是看这些城市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阳光100会选择11点钟左右的城市,进入那些发展还不够成熟,但也过了“青涩”阶段的城市,跟随城市一起发展和成长。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荆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