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货币紧缩比较坚决


314,央行发布的2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356亿元,同比少增1929亿元。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1.59.8个百分点,并且已经在年度增长目标16%以下。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8.89万亿元,同比增长17.7%,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0.89.5个百分点。
早先市场曾预期2月新增贷款增长六七千亿元,但最终数据低于预期。连续两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均低于市场预期1000多亿元。需要注意的是,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年内将表外信贷全部转入表内,银监会网站120曾明确提出各商业银行原则上要将银信合作贷款余额按每季至少25%的比例予以压缩。因此实际增发的贷款更少。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力度略超预期,但却是调控通胀及通胀预期,促进经济转型的必要政策。
 
从去年以来的通胀仍未出现明显的向下的拐点。这已显著影响到中国的内需增长。1-2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18亿元,同比增长15.8%,比201012月份大幅回落3.3个百分点。除了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退出之外,通胀是消费品零售额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这对中国经济的转型极为不利,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31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时表示:“我们今年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各项工作中,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了第一位。”并称:“要管好货币,减少货币的流动性,从根本上消除通货膨胀的基础。”2月正值食品价格将季节性上涨的春节,因此以较大的力度收紧货币供应,既是调控通胀的必要,也将比较有效地抑制3月及随后几个月的物价上涨,为下半年必要的时候适当放松调控力度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多数地方政府都提出了“十二五”期间雄心悖悖的发展计划,并有意在今年实现“开门红”。而通过货币政策减少对地方投资的支持力度,是比较有效的抑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政策措施。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上周曾表示,目前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处于调整压缩之中,仅允许平台贷款在有偿还能力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适度新增。不出意外的话,因2009年经济刺激政策而快速膨胀的平台贷款今年规模将开始有所收缩。
从银行经营的角度来看,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之下,信贷额度比较紧张,有利于贷款利率的上浮。对于贷款期限长,普遍要求利率下浮10%的地方政府投资项目贷款,银行出于提高利差的考虑,对该类贷款的兴趣也普遍下降。
 
2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增加2634亿元,占当月人民币新增贷款的49%。而2010年全年,该类贷款累计增长44235亿元,占当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95万亿元的56%
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也受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去年结束后,新开工项目减少的影响。12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9%,但同期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为9264亿元,同比下降23.6%。但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明显高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年18%的目标。因此未来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长,将取决于中央政府对调整经济结构的执行力度。
其实中国经济是真转型,还是假转型,一直是个疑问。中国一再做出要加快转型的表态,但做得是另一套,还是只考虑经济的高增长。所以讲得多了,信的人就少了。其实今年16%M2的增长,也是一个比较虚伪的目标。既然GDP增长目标是8%,通胀目标是4%,房价的目标也是下跌,而不是防止过快上涨,M2目标就应该是12%。考虑到前两年M2增长过快,为对冲之前过多的货币,今年10%M2增速比较合理。再看8%GDP增长目标,有几个省委书记把它当回事?
 
2月新增贷款规模也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2月,以居民购房贷款为主的住户中长期贷款增加1052亿元,去年2月则增长1278亿元,1月增长了1943亿元。这与一、二线城市的限购令政策和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有所变化有关。由于住宅限购令将至少执行两年,并且30多个城市已出齐限购细则,下半年住户中长期贷款的增量将保持在较低水平。
 
    总体上讲,前两个月的货币政策收缩力度比较令人满意,有利于抑制通胀,有利于抑制投资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