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知识就是力量
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用?学历高就一定能赚大钱吗?不读书就一定没有出息吗?改革开放以来,回想在上世纪80年代先富起来的那批人中,有几个是大学出来的?而从大学出来的人,又有几个愿意放弃体制内工作于不顾,下海从商?因此,要想赚钱,只要胆子大,能折腾就行,不要读书,甚至读得越多越无用。看看我们的父辈,尤其在江浙、广东一带,很多老板就是没有读什么书的人,相反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了却就不了业。因此,在很多老板的眼里,以及在相当多富二代的眼里,在中国广大农村乡亲们的眼里,读书没用的观点依然占据着相当大的市场,甚至有上升之势。
读书真的无用,知识真的不是力量吗?
就以开办企业赚钱为例,知识创造财富,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不再是神话。现在,越来越多创业者,把知识作为产权一部分,是在无资金的能力下却可以直接用来打开财富的钥匙。特别是那些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富豪企业家,更是“知识创造财富”的践行者。如无锡尚德电力的施正荣,博士出身,是个典型的学术型科学家老板,做的也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太阳能电池,他的团队也都是高学历,不少还都是他带的学生。
商业并不会因一个人的学历高就选择他。但没有系统化的知识,在当今商界已很难立足。改革开放30多年,创业者的身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流变。
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人年广九已通过小买卖赚得百万财富。改革开放后,他的生意愈加红火,傻子瓜子家喻户晓。但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小本生意不见容于当时的社会。他的“雇工”越来越多,引来广泛争议。邓小平1984年的一次表态,才给他“松绑”。
年广九是那个年代商人的一个缩影。商业市场发育的初始阶段,谈不上有明确的规范可言,下海者大多凭着胆大走进商海。回顾既往,当年的商业经营,主要意义是让社会明确商人这个身份。
那时的大学,基本是为谋得一个“铁饭碗”,鲜有人愿放弃体制内的优越下海。知识的活力仿佛被禁锢,而观念的变革也总在不经意间。1999年的胡润百富榜,富豪们大都是小学或中学出身。2003年,百富榜大专以上富豪已占57%。今天,榜上没有大学学历的企业家已寥寥无几。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的商业环境凸显的是“胆大生产力”的话,在当今越来越规范的市场经济和追求精细化管理的商业市场里,“知识生产力”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2008年,江苏统计局一项调查显示:企业家的学历与重视自主创新的意识成正比。知识经济的概念在网络企业中最明显。从早期的王志东、张朝阳、丁磊,到后来的马化腾、李彦宏,无一不是“学院派企业家”。他们一开始便明确所从事的并不只是挣点钱改善生活那么简单。
2007年,年逾七旬的年广九决定再次出山,并豪言20亿的销售目标,但在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市场面前,缺乏现代化企业的管理经验和规范化市场经济意识的他,终究没能再次走向辉煌。
如果以大学来划分,哪所高校培养的富豪最多呢?国内知名网站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北大、浙大富豪校友最多。
该网站统计显示,在1999—2008年中国四大富豪榜上榜的富豪企业家中,北京大学毕业的富豪校友人数最多,有35人,高居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榜榜首,当之无愧成为了“富豪摇篮”。浙江大学毕业的富豪校友有23人,位居第二。清华大学有22人,居第三;复旦大学有20人,居第四;中国人民大学有16人,居第五;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各有9人,并列第六;南京大学和深圳大学各有8位富豪校友入围,并列第九。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那就是“大学生”。无论他们走到哪里,社会在介绍他们时,都会提及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来自什么大学成了他们重要的标签之一,这个标签将会伴随他们一生。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30年,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的观念改变,更为宏大的趋势是商业力量在中国的强大,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不过,可以预测的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世界是平的”,未来的商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中国的企业家也必须要走出去,参与世界的分工与竞争。企业背后的竞争,本质上仍是人才的竞争。
“中国迫切需要第三代企业家。”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博士曾撰文如此急迫表示,并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企业家群划分为三代。按照他的划分,第一代最早产生于制造业,柳传志、张瑞敏、任正非、李东生、侯为贵、鲁冠球、麦伯良等,都是其中佼佼者。第二代企业家包括沈南鹏、陈天桥、江南春、马云、丁磊、张朝阳和李彦宏等,在企业商业模式的创立方面更加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现有模式。而迫切需要的第三代企业家,是具备全球整合能力,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在视野和思维,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都需要超越前两代企业家,并建立起富有穿透力的全球化对接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
按照项兵的划分,即使细细比较第一代企业家和第二代企业家,仍能发现他们身份上的显著区别,比如第一代企业家中许多人或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学毕业,或是部队转业,并没几个人完整地在大学里念过书。而到了第二代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佼佼者不仅仅都拥有大学学历,而且不少比如沈南鹏、张朝阳和李彦宏等,都有留学国外的背景,全是知识创造财富的最有力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