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几岁的时候吧,父亲贩过牛。徒步走到潍县牛市,买上两头有升值空间的牛,牵着回家,父亲要走整整一晚上!回到家,好生喂养,过一段时间再牵到附近的市场上卖掉,这样一头牛能赚几十年到上百元。现在父亲已经八十多岁,再也贩不动牛了,但我越想,越觉着父亲伟大,他老人家的故事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
对牛,我从小就不陌生。那个时候有生产队,放了暑假,我们义务帮队里放牛。有一次,将牛拴在铁橛上,几个小伙伴到邻村的瓜地里偷面瓜。看瓜人不追我们,不抓我们,却把我们的牛牵走了!后来,两村领导举行高峰会谈,这事才算平息。
联产承包之后,我们家开始养牛,放学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帮父亲铡草。将一捆捆的玉米秸晒干存放,需要喂牛的时候便取几捆,铡碎,拌上饲料后就可以喂牛了。所以,我一直以为,喂奶牛和喂耕牛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牛嘛。
其实不然。春节到泾阳,从云阳往西不远,便是兴隆。兴隆镇位于泾阳县西北部,这里奶畜产业发展较快,很多人家养奶牛、奶山羊,先后有光明、伊力、蒙牛、维维等乳业集团在该镇建厂,鲜奶加工能力较强。饲草产业发展迅速。当地农民把收获的鲜玉米秸铡碎,放在一个大圆井里,压实,发酵后再喂给奶牛。据说这样处理的玉米秸更有营养,更容易消化,更适合奶牛食用。
兴隆在原上。这个“原”也就是白鹿原的“原”。但这里没有白鹿,只有奶牛、奶羊。而且白鹿原在西安东,这个原在西安北。在村子里转了转,感受了一下别样的原上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