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为白血病女教师提供帮助,但也希望不要恐慌和盲目


    《新京报》讯(http://news.sohu.com/20110207/n279232679.shtml) (记者李超 实习生孙丽朝)日前,来自河北邯郸的一名女教师,因白血病住进了友谊医院。昨天,其家属求助称,患者的血型为熊猫血,化疗急需该血,但因血库缺血,患者面临生命危险。36岁的郑跃,是河北邯郸市大名县三中的一名女教师,去年被北京友谊医院确诊为白血病。郑跃的父亲郑士才称,医生正准备为郑跃进行化疗,但她现在身体非常虚弱,血小板严重不足,而她的血型又是极为罕见的RH阴B型血,俗称“熊猫血”。现在,郑跃急需用血。郑士才称,“家里有两个兄妹是这个血型,但他们刚刚献过血”,由于连续捐献需要一定时间间隔,“家人的捐献远远达不到她的需求量。”“血液中心没有这种类型的血,我们在网上发了许多帖子求助”。昨日,友谊医院的医生称,因为最近血库缺该血,郑跃目前的状况确实需要大量的储备用血。

    看到这个报道,我也为这位教师的遭遇感到同情,呼吁各位满足条件的人,积极去为她献血。

    不过,同时,我也希望郑女士的家人不要过于恐慌。因为,从目前报道的情况看,郑女士缺乏的主要还是血小板。而郑女士的RH阴性血型才是稀有的,但B型血则不稀有。血小板本身不表达RH抗原,如果没有红细胞的污染,理论上,郑女士是可以输RH阳性的B型血小板的,而这类供者并不稀有。但考虑到红细胞的污染,原则上,是不主张这样做的。不过,如果真的是紧急状况下,输注这样的血小板也是可以应急的。所以,郑女士的家人不必慌张。同时,如果只采集血小板的话,捐献者只需要间隔1周,就可以再次捐献,而不是像献全血一样,必须间隔3个月。当然,这只是目前的信息反映的,如果,郑女士的家人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比如全血像,骨髓象和抗体的情况,则可以有更多的帮助。所以,如果只是血小板的问题,那么,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和成分采集,利用有限的供者,满足郑女士的需要。

     另外,RH血型相合虽然是输血的标准之一,但并非是绝对的禁忌,在危急时刻,抗体水平比较低的时候,大量输RH阳性的血给RH阴性者也不是绝对致命的。例如,有报道称(http://www.zxiw.com/topic/board3/topic13660.htm),“2002年7月,湖北省监利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一血型为O型Rh(D)阴性的产妇,入院诊断为“(1)孕 6产 1 孕36 + 周,前置胎盘,(2)失血性休克,(3)胎儿宫内窘迫”。立即给以输氧、止血、抗休克治疗并急查血常规、血型、血凝。1/2h后报告血型为O型Rh(D)阴性。因患者急需输血,但其为稀有血型,又有多次(人工)流产史。由于情况紧急,经征得家属同意,并经木瓜酶交叉配血相合后分次给其输注了O型Rh(D)阳性血1600ml,挽救了患者生命。”

    所以,我建议,郑女士可以检测一下抗体的情况,必要时,可以考虑减敏,减少抗体负荷。以便在必要的时候,考虑输注应急血液。

   Rh阴性的人在我国中华民族中占0.3%,数量不多,需要互助和登记,而我也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研究和宣传,让人们可以认识到何时才需要完全相合的血源,何时没有这个必要。不要让普通的患者和家属生活在恐惧之中,应该让每个人都有希望。

   最后,祝愿郑女士早日康复!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