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欧所谓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先挑战老大哥的是南斯拉夫,最分崩离析的也是南斯拉夫。搞清这个命运多舛国家的诞生和灭亡过程,对那些后起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无借鉴意义。
什么是南斯拉夫?其实,这是南部斯拉夫民族的意思。斯拉夫民族最早起源于今天的俄罗斯和乌克兰等东欧地区。公元五至六世纪,部分斯拉夫人开始迁徙到今天的巴尔干半岛,成为今天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马其顿等斯拉夫民族的祖先。到公元九世纪开始形成一些斯拉夫民族国家,如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受拜占庭文化影响较大,除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外,大都信奉东正教。1398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在今天的科索沃地区打败塞尔维亚军队,从而开始了长达500年的对巴尔干地区的统治。1878年,在经过长期反抗斗争后,塞尔维亚、黑山获得了独立。而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则处于当时的奥匈帝国统治下。1912和1913年两次巴尔干战争使马其顿摆脱了土耳其的铁蹄。巴尔干开始产生了将南部斯拉夫民族统一起来的愿望,尤其是已经获得独立的塞尔维亚更是把以自己为核心建立一个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作为基本国策。 一战中,塞尔维亚站在协约国一方。战争结束后,奥匈帝国的崩溃,使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有了自决的机会;以法国为代表的协约国也主张在巴尔干建立一个强大的南斯拉夫国家以对德形成牵制。这样,南部斯拉夫民族统一的梦想有了成真的可能。于是,1918年,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成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19年的《凡尔塞和约》承认并确定了该王国的主权和边界,是为第一南斯拉夫。1929年王国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十多年后,这个王国被德国法西斯灭亡。1941年4月6日,德意轴心国集团向南斯拉夫王国发动全面侵略。4月17日,王国军队战败投降,国王彼得二世流亡英国伦敦,第一南斯拉夫沦亡了。在德国法西斯占领南斯拉夫后,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开始了4年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游击战争。在二战中,南斯拉夫的游击战争是最大的敌后战场,它牵制和消灭了德国法西斯的大量有生力量,南共领导的游击队也发展到了80万人。1943年11月29日在波黑亚伊策市召开了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以铁托为首的临时政府———南斯拉夫全国解放委员会,在战后建立各民族平等的联邦共和国,剥夺流亡政府的权利,禁止彼得国王重返南斯拉夫,授予铁托元帅军衔。 1945年5月,在苏联红军的支援下,南斯拉夫全境获得解放。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南斯拉夫人民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4年中共牺牲了170万人,占当时南斯拉夫人口的11%。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1963年的新宪法又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铁托成为终身总统。新南斯拉夫按照民族平等的原则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和黑山6个自治共和国以及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组成。从上所述不难看出:南斯拉夫建国与铁托息息相关。
铁托,出生在克罗地亚库姆罗维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2岁缀学,开始独立谋生。放过牛,当过学徒和五金工人。1910年加入五金工人协会和克罗地亚社会民主党。1913年应征入奥匈帝国军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因从事反战宣传被捕,不久被派往前线作战。1915年3月战斗负伤,为俄军俘虏。1917年10月,在鄂木斯克参加“国际赤卫队”。1920年回国参加了南共,开始投身于工人运动,于1927、1928 年两度被捕。1934年获释后,被选为南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从事秘密工作。1935年初,铁托被派往莫斯科共产国际巴尔干书记处工作,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1937年参加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同年底,临时主持南共中央工作。1940年当选为南共总书记。1941年德意法西斯入侵南斯拉夫后,任民族解放游击队总司令,领导军民开展反侵略武装斗争。 1942年,他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而创建了人民军,制定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同占领军展开斗争。他直接指挥了一系列重大战役,先后粉碎敌人7次大规模的进攻和围剿,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1943年 11月,当选为人民解放全国委员会主席和国防委员,被授予元帅军衔。1944年10月,率军解放了首都贝尔格莱德。同年,获人民英雄称号。1945年 3月,他指挥80万人民军和游击队,在盟军配合下,向侵略者发动总反攻,于5月15日解放全部国土。
战后,铁托出任联邦政府总理兼国防部长。1953年起,任共和国总统兼南斯拉夫人民军最高统帅。1958年后,他发起并制定了积极共处,平等发展的不结盟外交政策,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1974年,由宪法规定为终身总统,兼联邦主席团主席。铁托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致力于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建立了全民防御和社会自卫体系,为保卫国家独立和主权,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特别是在1968年苏联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剿灭“布拉格之春”时,铁托号召全民武装动员,抵御外敌入侵。他的著名的口号“别人的我们不要,我们的谁也不给!”铁托深深的具有“社会民主主义”思想,他建立了各民族完全平等,享有自主自治并能自决选择发展道路的阿弗诺伊原则,深受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崇敬,并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威望。铁托在经济上实行工人自治管理体系和契约市场经济,70年代末南斯拉夫实现了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的中等发达水平,当时南斯拉夫普通的工人家里都拥有两辆大众轿车。
铁托领导的新南斯拉夫在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工人自治制度,在国际上奉行不结盟政策。70和80年代的南斯拉夫在经济上曾获得很大成就,其国民生活水平在东欧一度居于领先水平,由于铁托本人在二战中建立起的崇高威望和南斯拉夫既不跟从苏联集团、也不依附西方集团的不结盟政策,使得南斯拉夫在国际舞台上也拥有较高的地位。1977年铁托访华受到了我国人民的热烈接待,中国和南斯拉夫重新恢复了深厚的友谊,中国改革开放的很多政策都参照了南斯拉夫的成熟经验。
虽然在政治独立与经济发展方面铁托都有所建树,然而在处理南斯拉夫国内民族矛盾方面,他却屡有败着。塞尔维亚王室统治的战前南斯拉夫不同,克罗地亚人铁托建立的南斯拉夫是根据列宁民族理论设计的“社会主义联邦”,原则上反对一切民族的民族主义。但南共领导核心多是非塞族,更由于与切特尼克斗争的传统,也由于南苏决裂后传统上亲俄的塞尔维亚人中出了很多“情报局分子”(战后苏联建立的“欧洲各国共产党情报局”,南苏决裂后是苏联反南的主要工具,“情报局分子”即指亲苏反南人士),因此实际上对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的打击较之其他民族主义尤为严厉。如1966年起对兰科维奇集团“大塞尔维亚主义”的打击,一直持续到1970年代,据说有4万塞族干部因此被整肃。而在制度上,铁托时代也作了许多抑制塞族强权(用塞民族主义者的话说是“损害塞尔维亚”)的安排。例如把“讲塞尔维亚语的穆斯林”划为另一民族(穆斯林人,或称波斯尼亚人),并据此建立了波黑共和国;把过去所谓“塞尔维亚语的马其顿方言”定为另一语言(马其顿语),并据此确认马其顿族和建立了马其顿共和国。同时还在塞尔维亚共和国里设了其他共和国所没有的两个“自治省”,并授予其与塞尔维亚几乎平起平坐的“联邦主体”地位,从而大大缩小了塞尔维亚的版图与人口。这些做法对于压抑战前南斯拉夫严重的塞族强权、维护民族平等和联邦稳定起了作用。但是在一些民族情绪强烈的塞尔维亚人中却积累了很大不满,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就是这些人的代表。这也埋下了以后南斯拉夫分裂解体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