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 周六
终于翻看完了李城外先生的《城外的向阳湖》。
十多年前就知道李城外的名字,那时候经常看到他写的文章,以为他是一位文化老人,没想到他出生于60年代。1994年,他开始有意搜集咸宁向阳湖历史资料的时候,刚刚三十岁出头。17年来,他把时间大都花在了向阳湖文化研究上,心无旁骛,整理研究,有机会就向大家介绍和宣传,成为向阳湖文化研究的第一人。
如果今天还有人问我,知道湖北咸宁吗?我的回答一如既往:那里有个向阳湖,那里有个李城外。
《城外的向阳湖》,一语双关,既是咸宁城外的那个湖,也是作者李城外所关注的向阳湖文化。我把它当做研究向阳湖的资料读,也看成是李城外16年来的个人成长史。从书中,看到了他的奋斗,看到了他的交往,甚至他家庭的点点滴滴。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他。
书中提到的很多人和事,让人感动:如写到著名剧作家陈白尘先生去世后,他的爱人金玲老人,每天在他的遗像前,烧香供果与他对话,将他的遗作摆在案前。
曾任文化部代部长的周巍峙多年前和李城外交谈,说过这样的话:应把握好宣传基调,“五七”干校是极左路线的产物,“文化大革命”必须否定,当心不留神把那里当成“革命圣地”似的。我觉得他讲得很好。研究那段历史,是为了汲取教训,当年那样对待知识分子的事情永不要再发生。
李城外1999年10月23日的日记,摘录了爱因斯坦在《人的一生》中的名言:“一个人只要以他的全部力量和精神致力于某一件事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师。因此,只有全力以赴,才能精通。”我也录存于此,勉励自己。
《城外的向阳湖》,上、下两册,1200多页,97万多字,真乃大书。可能是为了控制规模,文中的字稍小了一些,长时间看,很费眼睛。
书中多次写到了施亮老师,他可能还没看到。这套书,我准备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