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只有需求刚弱之分无高低端之别


劳动力只有需求刚弱之分无高低端之别
 
北京市职介中心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北京对于家政、护工、保安等服务业的需求是刚性的,不会对低端劳动力进行“排斥”。“即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基础低端岗位也需要。”相关岗位需求已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发布。(19日新京报)
 
农民工岗位信息发布的微小变化,很快让媒体嗅到了京城用工政策的调整,但排斥“低端”劳动力的动议迅速受到社会舆论的质疑,这明显不但涉嫌政策歧视,而且相关群体劳动者权益的漠视和侵犯。
针对媒体披露京城将根据人口调控政策,对无技术含量的低端岗位先行进行筛除的报道,虽然职介中心予以否认,表示基础低端岗位也需要,但明眼人不难看出,对所谓低端群体的限制将不可避免。
其实,叫人不堪的,倒不是产业结构调整可能会对某些职业、岗位带来的威胁,而是在某些官员、专家头脑里所谓高端、低端的认知,这是从骨子里表现出的阶层、等级观念,这一观念在现实操作中当然难免形成实质性的歧视。
在劳动力市场,只有不同岗位、职业的区别,以及需求的刚性与否,何来高端、低端之分?那些带孩子不会、苦脏累活儿干不得、泥瓦刀拿不来的“高端”人才,在保姆、保安、建筑工人等这些被视为低端的群体面前还算得上高端么?
越是城市化,城市发展水平越是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条件越是提高,对家政、保安、建筑、护理等劳动力的需求越是不可缺少,当然对他们的服务技能也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离开了这一群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城市生活就会陷于混乱甚至瘫痪。
遗憾的是,在遭遇“城市病”的时候,一些人不是从优化管理、协调资源配置等方面去寻思根治对策,而习惯于把目光盯在那些在他们看来是“低端”的群体身上,所谓“低端”劳动力说白了,就是社会的“底层”群众,试图通过提高门槛,限制他们进入直至将他们赶出城市。然而,同样残酷的现实是,面对市场的刚性需求,却又绝非一赶了之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