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苏志:公共教育改革必须放弃市场化规则!


 

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教育制度?三十年改革实践证明:必须彻底放弃市场规则,回归到新中国建国初期所设定那种教育全民福利化;在公共教育领域内全面实现全民免费供给与开放政策,这才可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国文化与文明的复兴。

 

必须废除公共教育领域里所有收费,必须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公共教育的福利,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完全享有全民免费的财政供给政策,这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应该做的事情。

 

在中国公共教育中,过度的市场化危机迫使我们喊出——公共教育全民免费,完全实行财政供给制度与全面开放的政策,并且向所有可以受到教育的人们提供免费教育,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未来目标。

 

实践证明,市场规则引导的教育后果毁灭了中国教育,也给普遍教育带来难以避免破坏性。公共教育领域中以考试为目的教育指挥棒,摧残了儿童的天性,毁灭了人们的创造力。这种公共教育市场化也导致了学校道德与伦理水准的普遍下降,以及师风和学风的彻底败坏。现在到了必须予以纠正的时候了。

 

公共教育过度市场化的危机在于,它不仅仅使中国公民普遍感到身受教育学费压力重负,还同时使人们感觉到受到教育不公平以及不公正政治歧视。这种在公共教育从政治层面上透出普遍存在的压迫,伤害了以勤奋好学而著称的中国社会朴素的学风,也带给人们带来很多情感的伤害。因此公共教育丧失了平民性,也就因此而丧失了包容性,也就丧失了教育平等性。

 

只有满足所有已出生和未出的人们的免费教育,完全实现建国初期那种供给制度下的免费教育,中国才可能真正意义实现教育的全民化普及,必须放弃公共教育收费市场化制度,而改为财政全面投入和补助的办法;必须废除教育的不平等,不公正和教育歧视制度,才可以让每一个人上得起学的同时而获得了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在中国,教育作为一个公民基本权利。必须全面清理所有公共教育中歧视制度和不公平和不公正。必须保证其国家免费补助和供给制度,才可能在教育上实现公民的平等与自由地追求地位。在公共教育领域内全面实现供给制,保证所有人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使受教育者不再为衣食住行担忧,而是由国家提供更好服务满足所有接受教育者需求。

 

通过公共教育免费——就是将国家的未来交给我们的新教育制度下培养起的一代人手中。国家的公共教育承担着塑造中国公民未来作用。因此,免费开放供给制度才是国民应该享有基本权利。否则,这三十改革开放成果又如何被所有人民惠及呢?我们应该看到,文化教育改革可以使我们摆脱精神上的贫困状态,也同时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物质上贫困,它可以使所有可接受教育的人们享受国家普遍福利制度,它也可以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社会贫富不均的问题。

 

如果我们的社会与政府能像国家投入“高铁”那样发展教育,那怕承担起破产和债务的风险,都值得国家痛下决心一试。因为,教育决定着未来,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从贫困中彻底解脱出来。这才是中国教育改革应该有的基本思路。今天和未来出生的孩子们如若能够拥有全民免费教育供给制度保障,我们一定会更有希望地站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2011223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