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菜制作有严格要求
多数小餐馆无凉菜经营权
市民最好少食
近日,市民李女士在一家小餐馆就餐时,无意间发现,卫生许可证的经营范围明明标注“不含凉菜”,而小店的菜单上却写着老油条、凉面、拌黄瓜、蛤蜊拌菠菜等凉菜名称,李女士有些不解,“为何没有凉菜经营权,餐馆却明目张胆地做凉菜?”“为什么小餐馆没有凉菜的经营权?”
相关部门:经营凉菜有严格要求
针对李女士的不解,记者采访了行政服务中心卫生局窗口的王梅花主任,“凉菜在制作中容易发生污染,个别肉类凉菜中还存在没有杀灭的寄生虫。如果配制空间、使用容器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污染,都可能引发食物中毒。所以卫生部门会在其核发的《卫生许可证》上特别标明,以禁止经营者在没有相关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擅自做凉拌食品。”
根据《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第十五条凉菜配制卫生要求,制作凉菜必须有专间,并固定专人加工制作,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凉菜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前应更换洁净的工作衣帽,并将手洗净、消毒,工作时宜戴口罩;操作前在无人的情况下开紫外线灯30分钟进行空气消毒;开启空调,使室内温度不超过25℃;各种凉菜现配现用,尽量当餐用完,配置好的凉菜如有剩余,不能再作凉菜供应……
“显然很多小餐馆是无法做到上述要求的,”王主任说。
暗访:多数餐馆超范围经营
根据凉菜配置的卫生要求,记者对我市几家餐馆进行了实地暗访,在公园北街东段的一家炒鸡店,记者发现,卫生许可证上明明标注“不含凉菜”,但墙壁的白板菜单上,白底黑字地写着“凉拌木耳”、“老醋花生”等凉菜,当记者走到餐馆后厨时,发现整个餐馆,厨房只有一个,各种菜品均出自一个操作间。
记者随后在建新街、光明路等多个餐馆了解到,大多数餐馆都存在超范围经营的现象,没有一家餐馆符合凉菜配制的卫生要求。一家餐馆的负责人私下称,尽管卫生许可证上标注,不能经营凉菜,可顾客有这方面的需求,他们只能照做,当问到是否害怕被查时,餐馆的老板称,餐馆的菜谱是临时的,可随时更换,检查时就将凉菜换掉。
市民:真不知道凉菜制作这么严格
餐馆超范围经营,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又对凉菜的制作及卫生要求知道多少?为此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外出就餐的市民,绝大多数市民表示不清楚、不知道。“真不知道凉菜的制作竟然这么严格。”市民张先生称,外出就餐很少去看酒店的卫生许可证,更不会关注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如果真按卫生规范去要求,估计很少酒店能做到。”
据了解,市民外出就餐,无论是大型酒店还是小餐馆,一般都会选择荤素冷热搭配,因此凉菜免不了会成为市民的桌上菜,对于凉菜操作不当可能引起的食物中毒、疾病问题,不少市民表示了担忧,“自己家做凉菜,刀具、菜板都要分开,估计小餐馆不会那么严格,如果用切了生肉的菜板、刀具制作凉菜,那后果真是不敢想象。”
如何避免吃出问题市民外出就餐应有所选择
而对于广大市民来说,最好选择安全卫生的就餐场所。看有没有《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卫生许可证》等合法营业的证件,避免到无证照、卫生条件差的流动摊档就餐。
市民应慎食卤熟食、盒饭、冷荤凉菜、生食海(河)鲜水产品等食品。不选择四季豆、野生蘑菇等易中毒的食品和不常吃或从未食用过的食品。注意辨别食物颜色和外观是否正常,是否有异物或异味,口感是否变质,如发现异常要及时向经营者提出更换要求。
如果一旦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纪方方 王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