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暗战”携号转网


   “你转,或者不转网,我都要留你,不悲不喜;你骂,或者不骂我,我只希望所有的号,只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号要永远在我网络里,只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你的号要在我这里,不舍不弃。来我的网络里,或者,让号离开他那,默然相爱,寂静欢喜。”这是笔者在网上看到的一首名为《转与不转》的诗,网友用近期大热的“仓央嘉措体”调侃了携号转网的现实状况。

    携号转网实验在天津和海南两地已经实施了快2个月了,为了防止自家用户“叛逃”,各运营商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降价、促销,各种短期优惠活动让手机用户们目不暇接,喜出望外,受宠若惊。然而,又有多少用户真正被这样的小恩小惠所征服了呢?从具体的携号转网数据上来看,运营商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有媒体报道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1月6日凌晨3点,成功携号转网的总数为20066,其中携转至中国联通的用户占比最大。以2011年1月5日为例,当天完成携号转网的天津用户中,携转到联通的占71.82%;完成携号转网的海南用户中,携转到海南联通的占75.71%。携号转网的数据代表了用户的取向。

    的确,自从开始大力发展3G业务后,联通的优势越发明显。从网络质量上来说,移动和电信的3G网络,目前还很难与联通的WCDMA 3G网络相匹敌。毕竟, WCDMA技术是全球最成熟、最先进的3G技术,无论是网络覆盖面积还是网络速度,都领先其他网络一大截。比如联通不仅与98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WCDMA高速数据漫游业务,还是国内唯一推出3G可视电话国际互通及漫游业务的运营商,而移动的3G网络目前还只能在中国大陆使用。再说网络速度,联通WCDMA 3G网络支持HSPA,其系统速度不但远超其他3G网络,甚至已经超过全国大部分区域的有线宽带速率,而移动和电信的3G网络一到热点时间就拥堵不堪,被广大用户所诟病。

    除了网络质量外,手机终端也是用户入网所考虑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拿TD手机来说,无论是种类还是销量,都和其他竞争对手存在数量级上的差距。诺基亚、LG、三星、摩托罗拉等国际知名品牌仅推出了少数几款移动3G定制机,而适用于移动3G的手机终端大多数是造型土、功能少、价格还不便宜的相对不怎么知名的手机,更不用提那些备受追捧的明星机型了。而联通则在手机终端上煞费苦心,不仅与苹果公司开展合作,独家引入iphone系列手机,而且还“遍地开花”,既大力发展千元3G终端,又推出了“大器”这样的顶级智能商务手机。

    此外,资费问题也是用户非常关注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联通率先宣布取消国内漫游费,实行国内语音通话长市漫三合一、国内免费接听的资费模式,这一举措为联通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另外,联通还在最近新推出了46元档套餐,进一步降低了3G入网门槛,并创造性地设置了适合于不同人群的A、B、C三种套餐形式,供喜好上网、语音通话较多、本地通话较多等不同用户选择。

    笔者窃以为,要想真正留住用户,单纯依靠这种短期促销效果不大。用户忠诚度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价格,在用户消费心理日趋成熟的今天,消费质量才是用户最关注的问题。所以,运营商与其用短期的小恩小惠来吸引消费者,不如在网络建设、业务开发和服务质量上动动脑筋,用优质的网络和服务“网”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