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调准备金率并非针对股市


    2月18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虽然在当天白天的股票交易中,上证指数下跌了27.17点,似乎对这一消息提前作出了反应,但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非针对股市而来,而是出于抑制通胀,回收流动性,稳定物价的需要。

    目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通胀形势无疑是非常严峻的。虽然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4.9,比去年同月上涨4.9%,低于市场预期。但由于CPI权重比例的调整,1月份的CPI数据显然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并且这一数据也丝毫不能减轻当前通胀的压力。

    一方面是目前市场的流动性非常充裕。由于年初银行业放贷的冲动非常强烈,今年1月份银行业发放的贷款就达到了1.04亿元。而据媒体报道,2月份的贷款也在短短几天就已发放完毕。而且,二、三月份央行票据到期的资金量较大,与此同时由于央行票据利率相对于存款利率来说,缺乏相应的吸引力,这也使得资金回笼的速度缓慢。所以,央行有必要上调准备金率来回收市场的流动性,减少银行业放贷的冲动,以减轻通胀的压力。

    另一方面是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抑制。尤其是2月份又面临着春节因素,一些食品价格因此继续大幅上涨。并且,房地产价格仍然还在继续上涨。虽然进入2011年后,国家对楼市的调控还在继续加码,各地限购令也在陆续出台,但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1月份房价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68个城市的房价在继续上涨,涨幅超过10%的城市有10个。由于房价在CPI权重中的比重得以提升,这也使得CPI数据走高的形势非常严峻。而进一步回收流动性,无疑有利于抑制房价的进一步上涨,促进房价拐点的早日到来。

    此外,由于去年10月份以来全国大范围的干旱,冬麦生长因此受到严重影响,粮价上涨的形势非常严峻。而春节过后,“民工荒”问题在全国各地表现得非常突出,各地纷纷提高民工工资以吸引民工。而这种用工成本的增加,最终必然导致产品价格的增加。

    因此,面对严峻的通胀形势,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收紧流动性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这一措施还会继续实行下去。虽然此举会对股市资金面构成一定的压力。但却并不是最直接的压力。毕竟股市资金的来源渠道众多,只要股市有赚钱效应,社会资金包括居民存款都会不请自来,而且在加强楼市调控的情况下,炒楼资金也会向股市流动。更重要的是股市融资压力远远超过了上调准备金率等调控措施对股市的影响。所以,股市走势如何,关键还是由股市内在因素来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其实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