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三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名单


  重庆市第三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名单

  华龙网讯 (记者 肖竹)1月17日,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长黄奇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市政协主席邢元敏等,会见我市第三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薄熙来即兴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是元宵佳节,有机会与大家见面,又听到重庆各方面传来的好消息,非常高兴!大家都是建设重庆的有功之士,多年来艰苦创业,顽强拼搏,今天光荣当选,受此殊荣,市委、市政府祝贺你们!重庆是我们共同热爱的家园,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正驶入科学、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相信城市的未来会更加美好,而在这个过程中,全市民营企业家和广大工商业者一定能贡献更多的力量,争取更大的光荣!

  薄熙来说,非公经济是建设重庆的一支生力军,近年来健康、快速发展,已在全市占有相当的份量,尤其在吸纳就业、技术创新和税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令人鼓舞。大家还积极响应市委、市府的号召,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五个重庆”建设、“民生十条”和绿化长江行动中,都一马当先,积极参与;在“打黑除恶”斗争中,也慷慨解囊,参与建立英烈救助基金,体现了可贵的大局意识。咱重庆工商界提倡的“义利兼顾,以义为先”很有道理。人生有限,活在这个世界上,目的并不是光挣钱。怎样才能使人生更有意义?就是要多做造福百姓的事。咱重庆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城市,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虽然底子薄,困难多,但只要全市人民互帮互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持不懈地干下去,前途就无可限量,就一定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市领导张轩、范照兵、余远牧、孙甚林参加了会见。

      中共重庆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表彰重庆市第三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决定

      (2011年2月16日)

      近年来,全市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为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渠道、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持抗击自然灾害、参与“绿化长江重庆行动”以及爱心回报社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批优秀代表。

      为表彰他们心系国家、情牵人民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优良品格,致富思源、回馈社会的贡献意识,大力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优秀建设者”精神,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健康成长,经过广泛推荐、严格评审、两级公示和社会监督,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授予马华松等6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

      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珍惜荣誉,发扬成绩,戒骄戒躁,不懈努力,继续以自己新的实际行动丰富和发展“优秀建设者”精神,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希望全市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以他们为榜样,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争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加快落实“314”总体部署、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五个重庆”贡献力量。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重庆市第三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共60名)

      马华松 石柱县银山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兴明 重庆钰鑫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王元碧(女) 重庆双薪建筑安装有限公司董事长

      邓学民 重庆市鱼泉榨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付中秋 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冯 宇 重庆中汽西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定坎 重庆千叶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 英(女) 重庆阿兴记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庆瑞(女) 重庆庆瑞实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师达安 重庆市金泰电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光伟 重庆市德宜信实业集团董事长

      朱堂福 重庆市蓝黛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大喜 重庆悦达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江林 重庆中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宋晓平 重庆兴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 云 重庆凌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 智 巫山县凌志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国祥 重庆翰华信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李 洪(女) 重庆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云强 重庆嘉南水泥集团董事长

      李朝刚 大足县通达铁路车辆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杜长春 重庆杜克高压密封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 洪(女) 重庆一洋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 敏 重庆百事达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中富 重庆民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再兴 东方希望集团西南片区总裁

      邱沛阳 重庆小南海水泥厂厂长

      陈众友 重庆市秀山三润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先琦 重庆天奇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关键 重庆平安胜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清发 福耀玻璃(重庆)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英明 重庆周君记火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罗世柏 重庆海新运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柯耀武 奉节县龙潭选煤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崇理 重庆中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唐治勤 重庆新世纪化纤有限公司董事长

      唐德江 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夏明宪 重庆美心集团董事长

      徐登权 重庆五洲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秦 华 重庆市银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秦远红(女) 重庆秦妈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袁小彬 中豪律师集团主任

      袁志伦 重庆博赛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兴平 北城致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黄 勇 重庆昌州茧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一峰 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红云 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黄祖仁 重庆市巨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龚大兴 重庆鑫源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傅文俊 重庆正宗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

      彭相卿 重庆九鑫集团董事局主席

      曾凡明 重庆天生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董新桥 重庆竞博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蒋仁生 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蒋业华 重庆华宇物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贵全 重庆拓新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熊 浩 重庆浩立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谭传平 重庆渝溪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谭建强 重庆市河牛滚装船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

      薛方全 民生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5年内重庆非公经济投资总额将达3万亿 占GDP达70%

  2011年01月31日 来源: 华龙网—重庆商报

  华龙网讯(记者 陈柯)非公经济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昨日,市中小企业局对外发布了“十一五”我市三类经济(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运行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目标。目前,我市非公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的62%,对全市的经济发展贡献达到了69%。5年内,我市非公经济投资总额将达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0%。

  数量

  5年内非公经济增58万户

  规划:2015年全市非公经济产业活动单位达到145万户。

  解读:2010年我市非公经济产业活动单位达到了87万户。市中小企业局局长马发骧表示,非公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2010年,非公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已经达到了62%,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了69%以上,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1.8个百分点。5年内,我市将会为非公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空间。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围绕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材料工业、天然气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支柱产业和九大新兴产业发展三类经济,不断延伸产业链,培育发展一批专业化水平高、配套能力强、产业特色明显的中小企业集群。

  同时,政府将加强规划和产业引导,形成区域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鼓励在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厂房发展楼宇工业,在二环以内高起点规划建设都市楼宇工业园。

  “发展都市工业园不仅能改善企业生产环境,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提速发展。”重庆曙光工业园董事长汪官蜀告诉记者,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都市工业园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去年100多家服装、电子等企业将其15万平方米的厂房“瓜分”完毕,今年26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已经开建,预计将会有350家企业入驻。

  增加值

  “十二五”将突破万亿元

  规划:5年内非公经济增加值年均增15%,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0%。

  解读: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化服务行业,将成为三类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二五”期间,我市还将积极引导让三类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马发骧透露,5年内,我市将加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加快发展金融、担保、评估、咨询、代理、法律、会计、贸易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据悉,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实现4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了14.76%占全市GDP的5.6%。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就业

  非公经济将解决千万人就业

  规划:“十二五”期间,非公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千万人以上。

  解读:“5年前,我的企业只有400多个员工,现在已经有两千多个员工了。”重庆华生园董事长刘崇华不无感慨地说,在“十一五”期间,他的企业销售收入翻了三番。随着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在规模上、数量上的不断壮大,其解决的社会就业人数将会越来越多。

  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刘崇华打算进入快餐行业,在全国开设港式快餐厅,他打算在未来5年,让餐厅的数量和糕点店持平,目前他已经开始了招兵买马。

  “中小型企业将成为解决社会就业的主力军。”马发骧说,“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实施“1221”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战略。即培育年销售收入2000万~1亿元企业达到1万户,1亿~10亿元企业2000户,10亿元以上企业200户,100亿元以上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100个。

  用工成本

  劳动者报酬年均增长12%

  规划:“十二五”期间,劳动者报酬总额增长12%,达到3800亿元。

  解读:“虽然用工成本在不断攀升,但是我依旧会加大在重庆的投资,扩大企业规模。”重庆巨成集团董事长黄祖仁告诉记者,5年前,公司一个文秘的收入大致在800元左右,如今加上各类福利,已经可以达到2000元到3000元左右。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下,他还将在采石场、混凝土等建筑方面加大投资,而发给员工的工资和奖金总额也将随着企业员工数量的增多和员工效率的增强而提高。

  来自市中小企业局数据,过去5年,我市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年均增长了12%,未来也将保持这样的增长趋势。

  2010年民企排队上市 重庆非公经济蜕变转型(图)

  2010年12月27日  来源: 华龙网

  重庆民企上市领军人物尹明善。资料图片

      华龙网12月27日12时讯(数字记者谭亚、实习生任思聪)116家初步具备上市资格的重庆民营企业,年内围绕10张上市“入场券”展开激烈角逐,最终,力帆、华邦制药、莱美药业等企业拨得头筹,顺利踏入资本市场。对大多数民企来说,今年是离上市融资梦最近的一年,除了多家企业圆梦资本市场外,430多家民企成员还顺利入席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重庆非公经济承载着全市经济总量60%的重要比例,逐渐完成向现代企业化管理的华丽嬗变。

      “摩帮大哥”给民企作上市辅导

      今年七月份,在加拿大创业板上市的“宗申派姆”,正式吃下宗申集团机车部分业务,帮助宗申机车“曲线”上市。当日,国内A股市场,宗申集团另一只股票宗申动力(001696)发布公告,与欧洲最大的摩托车企业——意大利比亚乔有限公司签署《会议纪要》,双方拟在柴油发动机领域实现合作,拟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各持股一半。再度传出重组与收购的消息,对宗申上市公司带来利好。

      重庆老工业基地的民企,已正式登上国内甚至世界资本市场舞台,翩跹起舞、游刃有余。给本土单一靠原始资本进行实业打拼的部分民间企业,躬亲示范了一出资本融资的“好戏”。

      不久后,70多岁高龄的尹明善率队力帆集团登陆上交所,挂牌交易资产。至此,这位涉水汽车业的“摩帮大哥”也顺利完成上市梦据了解,由于申购踊跃,力帆实业将股价定在询价上限,一举斩获“溢价”十亿之多的资本。

      “没上市之前,多么傻多么笨。”尹明善上交所归来后,深有感慨地告诉记者,光靠实体打拼对民企来说,绝不是王道,虚实结合、利用好资本市场才是现代民营企业务必操手的武器。“力帆上市前前后后经历了太多,我愿意把过经过脉的地方讲给还没有上市的民企老总听。”曾任重庆市工商联会长的尹老,不忘“提携”同城民企兄弟,愿意将他的所感所悟讲出来和企业负责人分享。

      记者了解到,年内,重庆企业乡村基、大全能源已先后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另据民生能源等20家本地民企已进入国内A股上市辅导,正在进行上市前的“热身”。

      记者从重庆市工商联获悉,重庆为上市“后备军”准备了一份《重庆市拟上市重点目标民营企业数据库》,已吸纳430多家民企成员,今年计划将该数字扩大至500家。

      这些企业将享受到诸多实惠,市政府正积极“牵线搭桥”,证券监管部门、资本中介机构等届时将为企业上市提供必要的政策指导和咨询。

      上市带来现代化管理

      今年九月,中央针对全国工商联工作专门下发一纸文件,要求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作为本地民企管理部门,市工商联主席孙甚林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目前重庆非公经济面临转型,他呼吁非公企业抓住重大机遇,努力发展壮大自己。

      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帮助民企上市”不光是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带来现代化的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不能很好地服务企业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业内专家马泽民用“5”、“6”、“7”、“8”、“9”来概括了以民营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在重庆的地位与作用,“5”,为全市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60%以上的GDP;“7”,外贸进出口总额与技术创新这两行都占全市70%以上;“8”,解决从业人员占80%以上;“9”,重庆企业中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他分析,民企多了融资渠道,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走向社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人员就业,同时增加社会财富。重庆与北京、上海、天津相比,重庆整个经济体量不大。目前重庆民企上市还处于起步阶段,上市企业的数量不多,融资规模不是很大。不过,这个“起步阶段”是与重庆整个经济体量相适应的。

      对此,马泽民建议,应发挥中介组织为民企上市服务的作用,比如可以开展培训服务、媒体也可以开设相关专栏,普及这类知识。

     “企业上市后还要解决融资后如何发展的问题,因为融资不是为了圈钱,而是为了进一步发展。企业要找准发展方向,从而使融资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分析,重庆民营企业占经济总量60%以上,对于重庆民企来说已经处于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首先是总量规模上比较大,其次是已经有很多突出的代表,例如在摩托行业有力帆、宗申;餐饮业在全国也是更加突出。上市后,应转变观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