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京版国八条”易衍生身份套利


  警惕“京版国八条”易衍生身份套利

  备受市场关注的京版“新国八条”刚于昨天出台,这份被市场称为“京十五条”的北京房产调控细则, ,京版细则规定,本市户籍家庭、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保和个税的非本市家庭,只能限购1套新建商品房或二手房,不符合者暂停向其售房。“京十五条”堪称最严厉限购令,“京十五条”最“猛”的是限购令,对非户籍居民家庭的购房门槛,竟然是要最少连续5年在北京纳税或缴纳社会保险,才可最多购一套房。

  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值得注意,把购房资格用各种标准的身份匡定,意味着身份具有了市场稀缺性和交易价值,那么不符合交易身份人必须利用别人的身份(例如假结婚),以支付一定交易费用借用其身份,变相参与房市交易。 也就是说,限购令为北京房价进行了政策溢价赋值。限购令向市场传递的不仅是交易管制,还有北京住房稀缺性信号。有套利空间就难以避免套利交易,从而加大管理层贯彻行政成本,毕竟管制越严套利行为越隐蔽,行政成本也就越高。近年来,存在诸多交易和价格管制的如铁矿石等领域,无不演绎着类似的套利交易风险。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房地产重要的是制度建设,堵塞漏洞,使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 当前促进房市健康发展,管理层更需要着力的是房市的制度性规范,清除妨碍房市交易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同时,促使货币政策中性回归。毕竟,当前过剩货币流动性、储蓄负利率,以及金融系统与各类企业倾向于把资源更多地向房市配置,最终导致房市成为了吸附中国过剩货币流动性的主要土壤,造成了目前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