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大衙门”都应当向实习生敞开
杨于泽
近日,国家开发银行一则2011年暑期实习招聘公告在网上引发热议。该行有董事会办公室、规划局等15个部门需要实习生,但指定只要美国哈佛、麻省理工两校在校生,令很多国内高校学生气沮。而国开行有关人士回应称,今年的实习招聘是试点,今年后将扩大到国内外一流高校。
国开行虽然股份制化了,但仍然是一家典型的国企和央企,招聘实习生居然排除国内高校的学生,的确有点不可思议。但据他们说,今年后就向国内一流高校开放了,国内高校在校生也有戏,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国开行这样的“大衙门”公开招聘实习生,在国内尚属创新之举,值得我们期待。
用人单位招聘实习生,对于用人单位和在校大学生而言,是一件双赢的事。实习生在单位都是担任各种岗位助理,协助正式员工承担一定工作任务。比如国开行业务发展局需要1名创新机制建设助理,其职责是协助收集国内外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机制创新情况,完善本行创新机制建设。单位需要有人帮忙,在校大学生希望到用人单位实习,以便了解社会,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实习与接收实习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则何乐而不为之?
政府、企业接收实习生实习,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个“国际惯例”。美国微软、美国广播公司等大企业每年都招收大量实习生,近几年还与北大、复旦等中国名校建立合作关系,选拔优秀学生到他们公司实习,那些中选学生都视此出国实习为宝贵的人生经历。美国白宫各办公室每年也公开招聘实习生,莱温斯基使这种制度闻名世界。
在国内,很多单位需要实习生协助,但他们似乎从不公开招聘实习生。打开很多政府、企事业单位网站,没有实习生招聘公告,实习生不得其门而入。很多中央部委长年缺人,但不接收实习生,而是习惯从基层“借调”人员“帮忙”。借调人员在新单位没有编制,也就没有本职工作,实际上就是给有编制的人担任助手,作用跟实习生是一样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实习生的需求很大,现在需要的是这些单位转变观念,把大门敞开,把实习生用起来。一个单位,对人手的需要是有“季节性”的,任务来了人手不足,“项目”完成又不缺人了,不适宜增加固定岗位。接收实习生,是节省人力资源成本的妙招。而按照国际惯例,用人单位接纳实习生是一种社会责任,优秀的实习生进来,完全可以帮用人单位做一些辅助性工作,甚至不乏创造性思维。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应当向大学生敞开大门,让优秀学生前来实习,那些“大衙门”更要在这方面带头。目前,很多“大衙门”对公众来说显得很神秘,可能他们也觉得有些工作不宜让普通人知情。但政府正在走向公开透明,权力的运行也应当进入公众视野,没必要担心实习生知道得太多。给实习生一个机会,国家就多一份进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