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上调准备金率表明货币紧缩决心


谢逸枫:上调准备金率表明货币紧缩决心

  2011年2月18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间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使中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9.5%。不考虑差别存款准备金因素,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19%,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也达15.5%,再度刷新历史高点。

  我认为,今年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预料之内,笔者增在2月14日写文章表示《谢逸枫:2月或再度上调准备金率锁定流动性》,2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针对定流动性。至于什么原因,有人认为是遏制房价,有人认为是通胀,有人认为是防止房地产泡沫破烂,有人认为是一月信贷超量,市场流动性过剩,热钱过多,有人认为是1月CPI未回落,人民币升值再创新高。不管什么原因,上调的目的是收紧银根,对抗通胀,吸收市场热钱,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表现。

  我认为,因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减少市场中的货币流量。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二次统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去年以来第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之后,大中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0%的历史高位。粗略估算,此次上调后,央行可一次性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3500亿元左右。

  我认为,今年2月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是今年二月人民币升值再创新高,吸引大量热钱,2010年热钱达到335亿。另一方面是今年一月CPI达到4.9%,存在高位未明显回落,说明通胀预期存在。其他方面就是今年一月信贷达到1.02万亿,创新高。过去几年,央行已经增发太多钞票,虽然今年1月14日上调过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不可能一次到位,因此通胀不可能马上得到遏止。另外,只要央行继续加印钞票和人民币继续升值及CPI不回落,通胀预期依然存在,甚至不可能停下来。只要央行继续加印钞票和人民币继续升值及CPI不回落,通胀预期依然存在,甚至不可能停下来。

 

谢逸枫

2011年2月18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