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决心,多一份魄力,着力推进收入分配改革


  目前我国各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往往不单纯是市场竞争形成的,很多是由于市场准入方面的行政限制和行业垄断带来的。垄断行业,无一例外收入较高。近日,人民日报近期连续四次刊载评论文章,从各个层面分析解读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党报此举给人以收入分配议题或将迈出有力一步的信号,令人关注。

  这些年来,社会财富越来越多的向垄断企业高管集中,而广大职工却没有相应提高收入和福利。我国现有央企155家,央企管理层年薪动辄数十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而大多数员工月收入只有一两千元,差距悬殊。人在做,天在看,头上三尺有神明,公理自在人心。

  “在初次分配领域,如果改革和宏观调控不到位,造成资源配置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就会影响正常的收入分配。如果没有建立合理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劳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就难以有效缓解收入差距扩大和分配不公问题。在再分配领域,如果税收制度不健全、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就会造成收入分配调节不力。应立即完善机制,浓厚社会的整体氛围,充分的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分配问题解决不好,会使发展动力衰减,影响经济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现在正当其时。其中重要最重要的,要算从制度和政策来看,一些不完善的方面和因素会引发或加剧收入分配问题,比如制度规则不完善、执行和监管不到位等都会影响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及时解决这一矛盾。

  或许,国民收入差距扩大,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它,或者明明是心知肚明,也囿于某种利益祈求,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工资条例》被认为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标志性内容,其出台越延宕,越昭示着收入分配改革难度之大。现在,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无论专家还是草根,无论公共平台还是私人空间,收入分配改革都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要实现公平分配,对党和政府来说是一场涉及自身的革命。从理念到目标、从考核到监督都需要革新。革命革到自己头上,真是需要决心与魄力,才能启动这场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