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老鼠搬家”吓唬百姓


  
 

    就在全社会都在等待“京八条”调控细则出台的同时,人们想预测年后市场情况的心情越来越迫切,大众传媒也不失时机地做出各种相应报道,但是同样一个问题,不同媒体报道的结果不一样,“声音”打架,让老百姓不知所终。

 

    昨日,某知名房地产门户网站用了一个很幽默的标题“媒体称没有抛售,到底听谁的?”先后转载了两篇来自平面媒体的报道。

 

    第一篇引用人证、物证和数据地称,“京八条”之前很多业主由于对市场悲观,大宗抛售手中房源,而第二篇则立场完全相反,被采访的所有中介公司老总都称,北京市场没有“大宗抛售”,称尽管“新国八条”出台了比较严厉的条款措施,但是二手房业主并没有自乱阵脚抛售,而是仍然处于观望中,静待京版细则的出台。

 

    笔者想起以前发生在自然界的事儿。

 

    每逢发生地震之后,有些人就说之前发现了动物的大规模异常,什么老鼠搬家呀、蛤蟆吵坑呀,一些专家也会在媒体上发表观点:动物对自然界的感觉与人类有很大不同,可以预知一些灾难。于是人们从此对动物的“大宗”活动非常敏感,希望能因此预测出人类科学家预测不出的信息。

 

    但是至今为止,没有一个地震是动物预测出来的,甚至发生了动物的“大宗”活动,人们吓得有家不回,之后很多天也没地震。事实上真的大灾来临,动物们也没告诉任何人。

 

    什么时候没有投资客的“大宗抛售”?

    市场走高的时候认为赚钱机会来了,多卖几套房子搂点儿钱进来;市场走低的时候,资金有问题为了不“断裂”赶快抛售。任何一个时间节点都有可能有人卖房子,任何一个理由都可能多卖几套房子,如此扣上“大宗抛售”的帽子去暗示市场,未免太牵强。

 

    就连投资者的家庭原因,夫妇感情到头各自处理财产、带孩子全家移民等等,都有可能尽快出手固定资产造成“大宗抛售”。

 

    南方某个地区,大量蟾蜍东游西逛,吓得百姓连续多日不敢回家睡觉,生怕来了什么灾难被“灭顶”,后来当地科学家出来说话,称最近几年气候偏暖蛤蟆繁殖比较旺盛,这个数量没超过警戒线,换句话说人家可能就是在串亲戚、找对象。

 

    中介公司有几套房子是同一个人挂出去的,这本就是普通的市场行为,何必一定要确定是不是有“大宗抛售”呢?一定要吓得手里有房子的业主跟风抛售、一定要吓得购房人认为时机已到趁“京八条”出台前赶紧买入?

 

    “新国八条”中有一句话:“合理引导居住需求”。媒体误传了市场现象、百姓轻信了社会传言,由此造成的市场波动,无非像用老鼠搬家预测地震一样误导民众,刺激市场变化不是信不信由你的问题,给调控添乱才是最不该的。

                                                         法制晚报评论员 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