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了土地管理,抓好了房地产调控,才能建设好真正的宜居重庆。重庆市长黄奇帆说的这番话,道出了控制虚高房价的关键点:扼紧房市土地。
这个道理应该是非常浅显而明白的。所谓的“宜居重庆”,不仅是要将重庆的生态环境改造得更加宜居,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要住上好房子、能够住上好房子。任何一个人都清楚,如果连房子都没有住上,要让他说自己宜居、那绝对是件违心而扯淡的事情!
所以,既然谈到了宜居、谈到了“五个重庆”,房价的高低、以及政府将如何出手调控房价,就成为了我等小老百姓关注的核心内容。
据说,为了搞好这个调控,重庆提出了房价增长率的“三个不超过”:不超过全市GDP的增长率、不超过城市职工年均收入的增长率、不超过城市人均收入的增长率。
这三个“不超过”可以看成是重庆为了调控房价虚涨而拿出来的“硬杠子”。只不过,在正式的“硬杠子”文件尚未出台执行之前,本人还是友情提醒所有期望房价回归理性的人们、自己先要理性一下,因为必须还有谨防这三个“硬杠子”成为“软杠子”或“水杠子”的心思:
第一,如果因为“政绩狂热症”地方GDP被注水,催生“全市GDP的增长率”虚胖;或是城市职工年均收入及城市人均收入增长率这些统计数字被注水,落到老百姓手里的房价实际上还是被水涨船高,三个“不超过”也就成为失去衡量价值的“水杠子”!
第二,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惩戒措施,三个“不超过”或将成为有名无实的“软杠子”。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重庆站在“五个重庆”战略高度要在全市抓房地产调控,但很难排除某些区县见钱眼开、惯性动作大搞土地财政。对此重庆能否有效清理和遏制,值得关注。
黄奇帆在提出“三个不超过”的同时,再次描绘了房地产调控的理想目标:年收入6、7万元的双职工家庭,能用6、7年时间买上4、50平方米的房子。这个目标的确值得期待,但要避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三个不超过”这个“硬杠子”,则必须能够像十多年前的重庆足球那样、真正地雄起和硬起来!
(黄奇帆在全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工作会上指出
强化土地管理 抓好房地产调控 建设宜居重庆http://cq.cqnews.net/html/2011-02/16/content_57290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