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模具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模具产品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份额从20%提高到30%,2010年中国模具销售额1120亿元。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表示,模具产品的需求增长提升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整体实力,与之同时,汽车、IT信息、小家电市场、农用机械、食品机械、建筑五金业发展也带动汽车模具、IT模具、家用空调散热片模具、马达模具、电子枪模具、钣金模具业快速发展,模具企业装备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得到加强,模具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十二五”期间,中国模具业将进一步调整结构,开拓市场,苦练内功,提升水平,使中国模具业在整体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1、汽车产业驱动模具业辐射效应显现
模具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得模具业不断着眼于新的市场需求来实现自身的扩张,而汽车产业成为带动模具业增长的动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05年国内汽车销量达59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2001年中国汽车消费还仅为273万辆,占全球汽车市场的4.3%,而2005年这一比重提升到8.7%,未来汽车市场还将保持15%左右的增长,汽车零部件这块“蛋糕”的市场比整车还大,支撑着整车、旧车维修、非汽车行业内燃机配套三个领域,并可提供国际化采购,有预测2010年中国本土需求汽车零部件将高达1800亿元,这其中95%以上都需要模具来制造。如此庞大的需求市场,将显著带动为汽车零部件业提供装备的模具行业的高速发展。
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介绍,近年来,东莞悄然兴起了一股汽车产业热,莞城、长安、寮步、松山湖、横沥都渴望发展汽车项目。东莞市大力培育汽配等特色产业,实施产业招商取得了一定成效,利用外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汽配产业是莞城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支柱产业之一,至2010年底止,其全区汽配企业生产总值预计接近50亿元,占全区制造业产值份额的55%以上。莞城以莞城科技园、东部工业园莞城园区为载体,将汽配产业定位为未来重点发展产业,不断增强汽配产业链条招商的磁石效应,积极引进汽车配件类生产企业,汽配产业已在莞城形成聚集发展的态势,这将为下来东部工业园莞城园区打造特色汽配产业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莞城园区先后新引入了首期投资达1000万美元生产发动机关键零配件生产企业的福寿汽车零部件(东莞)有限公司,以及日资汽车生产门窗模具及软件开发重点企业日本TSk株式会社。截止到目前,莞城共有汽配企业10家,其中规模企业有7家,累计投资总额超过2亿美元,当前所生产汽配产品主要包括汽车电喷装置、空调系统压缩机、转向器、密封件、仪表以及导航仪、汽车马达等近30种,基本覆盖日本本田、东风日产、一汽、上海大众、海南马自达等全国各大汽车生产企业配套产业。2010年预计莞城汽配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近50亿元,纳税总额约达2亿元。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介绍,模具可带动其相关产业的比例大约是1:100,即模具发展1亿元,可带动相关产业100亿元,换句话,东莞仅莞城区50亿汽配产业,需要开发5000万模具来支撑。
按照东莞已出台的《关于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东莞选定了汽车电子、模具、物流和贸易几大重点突破领域。根据《意见》所透露的发展思路,东莞欲借助整装车的基础,以大型优质整车项目带动汽车电子、模具、物流和贸易产业。在近期规划中,到2013年,东莞汽车产业要力争引入一到两家大型汽车整车生产项目,引进一批优质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最终发展为新兴支柱产业之一。其中,规划在长安、厚街、凤岗,发展汽车五金塑料件、汽车专用模具、车用轴承、车用电机等产品,进一步发展轿车用发动机配套件、驱动系统配套件、转向系统配套件、悬挂系统配套件、制动系统配套件等。据罗百辉调查,2007年长安镇有400多家外资企业从事这一行业的生产,300多家民营企业参与生产和销售,3000多家个体工商户提供销售与服务,从业人员近10万人,年产值近80亿元,按照15%的增速,预计2010年模具产值实现120亿。相比之下,横沥镇模具产业2009年GDP实现31亿元,同比增长12.7%,预计2010年模具产值将达35亿,占全镇工业总产值30%以上。据罗百辉判断,东莞今年的模具产值超出150亿,预计占全国模具总产值15%左右,支柱产业地位十分突出,产业集聚升级得到有效推进。
2、半导体封装模具走向自动化
在IT信息产业领域,2005年中国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1.14万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4万亿元,同比增长27%,手机、彩电、激光视盘机、笔记本电脑等主要产品增长超过30%。“十二五”期间中国信息产业仍将快速发展,因而中国的IT模具仍将是供不应求。其中,封装技术正不断发展。芯片尺寸缩小,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比越来越接近于1,I/O数增多、引脚间距减小。封装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电子工模具装备,多注射头封装模具(MGP)、自动冲切成型系统、自动封装系统等高科技新产品适应了这一需求,三佳也陆续推出这些产品。
半导体封装模具业对模具的要求是:一是要求精加工模具,目前电子产品不断集成化、小型化,产品趋向高端,尺寸也越来越小,封装体越来越薄,这对封装要求越来越高,对模具精度要求很高。
塑封模工艺是半导体器件后工序生产中极其重要的工艺手段之一,一般应用单缸封装技术,其封装对象包括DIP、SOP、QFP、SOT、SOD、TR类分立器件以及片式钽电容、电感、桥式电路等系列产品。
多注射头封装模具(MGP)是单缸模具技术的延伸,是如今封装模具主流产品。其采用多料筒、多注射头封装形式,优势在于可均衡流道,实现近距离填充,树脂运用率高,封装工艺稳定,制品封装质量好。它适用于SSOP、TSSOP、LQFP等多排、小节距、高密度集成电路以及SOT、SOD等微型半导体器件产品封装。
自动冲切成型系统是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后工序成型的自动化设备。高速、多功能、通用性强是该系统发展方向,可满足各类引线框架载体的产品成型。
随着微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半导体后工序塑封成型装备应用技术不断提高,自动化作业已成必然趋势。三佳作为国内第一家模具行业的上市公司,将紧盯世界先进技术,发展电子模具国产化进程。罗百辉表示,今后半导体封装模具发展方向是向更高精度、更高速的封装模具——自动封装模具发展。自动塑封系统是集成电路后工序封装的高精度、高自动化装备。系统中设置多个塑封工作单元,每个单元中安装模盒式MGP模,多个单元按编制顺序进行封装,整机集上片、上料、封装、下料、清模、除胶、收料于一体。该项技术国外发展较快,已出现了贴膜覆盖封装、点胶塑封等技术,可满足各类高密度、高引线数产品的封装。
3、连接器对模具制造业要求高
连接器作为传递信号的端口,在各行业如手机、电脑、程控交换、家电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国外厂商占据高端连接器市场,国内厂商还是以低端为主,这部分是受到连接器模具业水平的影响。因连接器模具涉及注塑、端子冲压、电镀等方面,国盛主要做端子冲压模具,产品包括手机SIM卡端子模具、电脑CPU插槽STOCK端子模具、电器类端子模具等。
在连接器端子模具方面,国内厂商以低端为主,而国盛主要面向高端领域。国盛目前为国际连接器厂商如安普AMP、莫仕等知名厂商配套。
连接器对模具制造业的要求很高:一是需要有高的模具设计水平,因不同形状的端子,连接器有不同的结构,如何进行合理设计很重要,如果结构不合理会导致产品不合格。二是高精密的设备,连接器端子要求加工设备精度高,国外设备精度能达到±0.002mm,而一般国产设备只能达到±0.01mm。三是好的加工基础工艺。一个好的连接器模具需要设计、设备、工艺三方面的完美结合。同时,这对设备配套性要求较高,技术壁垒比较高,国盛采用先进的CNC平面磨、全自动光学曲线磨、慢走丝线切割、加工中心等设备组合,进行生产。
4、设备、标准化发展更上层楼
中国模具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模具业的上下游配套环节中,加工设备大都依赖进口,而机床是一薄弱环节。据罗百辉了解,2004年进口加工设备中机床约60亿美元,而其中模具业应用机床占据了大部分,这也反映国内在这一领域还待加油。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秦珂认为,国内厂商应重视装备制造业重视模具业的需求,目前国内设备厂商如沈阳机床集团公司等已意识到模具机床的"增值"潜力,着重在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等设备的研发与生产。而机床朝着高速化、精密化、高性能专业化、系统化、复合化方向发展也给国内厂商带来新课题。
在模具标准件领域,国内已有较大产量的模具标准件主要是模架、导向件、冲头等,汽车模具用含油导板、斜楔等。据罗百辉介绍,目前中国模具标准件在模具中的使用覆盖率只有40%,而在欧美等国则达到了70%。罗百辉指出,标准化成为模具业发展的新趋势,模具业要扩大模具标准件的品种,提高其精度,提高生产集中度,实现大规模生产。
未来连接器端子模具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这是连接器接口小型化、高数据传输率等趋势使然。因而这对模具设备、材料、质量等要求更高,模具使用的冲床的冲速已达到500转/分-3000转/分,这对模具企业提出更高要求。
罗百辉指出,中国IT模具企业要不断进行设备的投入资金,因投入资金购买最先进的设备,才能引进最高水平的工艺、技术,然后进行研究创新。目前连接器模具所需的线切割、4轴加工设备国内已有厂商在制造,虽然在精度、稳定性方面还有差距,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另外,模具企业要进行人才培训,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提升模具技术水准。
一个产业的“辐射力”与产业园区的建立推进密不可分,模具业也开始构筑自身的成长链。模具业产值与其相关业产值比约为1∶100,即每1亿元模具即可带动约100亿元的相关产业的发展,被称为“金钥匙”的模具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成为折射相关行业发展的一面镜子。罗百辉表示,推进集群化,逐步形成分工合理、配套健全、协作紧密的模具产业链,以带动地区模具及相关产业链乃至制造业的发展已成为趋势。
目前,许多地方政府认识到模具工业对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意义,对模具业的发展进一步关注,中国模具工业园区的建立正在“热力”展开。据罗百辉了解,河北黄骅、宁波余姚、宁海和苏州昆山等模具园区都有所扩大;新的模具工业园区正在加紧建立,成都市成立了模具产业推进办公室,重庆、长沙、大连、深圳、东莞、苏州、天津、沈阳、西安、上海、宁波北仑、浙江黄岩等已建立模具园区。有些高科园内模具企业已占有相当的份量,像天津高新区就有40多家模具企业。这些模具工业园区建立的模式将使得模具业的辐射效应进一步升级。
模具产业在汽车、IT信息业的应用态势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