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
恐聚族
【热词渊源】
恐聚族,与同学老友聚会,和同事家庭聚餐,各种各样的“相聚”随着春节的脚步悄然而至。而近年来以往聚会中轻松愉悦的气氛逐渐被互相攀比所吞噬,众多职场人对聚会越来越心灰意冷,甚至产生了恐惧的心理。职场人在进一步变成畏惧高密度春节聚会的职场“恐聚族”。(据互动百科)
【特别阐释】
“恐归族”恐归的原因是无法衣锦还乡,“恐聚族”恐聚的原因是不能在聚会中出人头地,“两族”的共性是自身的自信不足,被一种错误的价值评判标准所左右,轻视了生命存在的本真价值,忽略了“归”和“聚”的本来目的。
人在江湖漂,怎么不聚会。聚会最大的功能不是攀比,而是拓宽人际交往圈子,加深情感交流。不排除有人聚会的目的就是为了炫耀,即便如此,这也是人性的本能,对待这种本能不妨一笑处之,他们炫耀他们的,我们交流我们的,在聚会当中发现值得一聚的人和值得一谈的事,才是聚会的魅力所在。
从今天起,做一个不“恐聚”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要想不“恐聚”,心态要淡然。当然,淡然不等于阿Q精神,而是要发自内心地乐观、平静,如此,才会成为各种聚会上最具气场、最受欢迎的人。
助理体
【热词渊源】
央视春晚结束后,“总策划刘赛”的微博上出现一文,“今年的春晚,我只能说我们尽力了……骂就骂,职责(应为“指责”)就指责,你们可能是上帝,但不会是一辈子,如果你们这样无耻地评价我们的汗水,那明年春晚给你们机会,你们办,嫌弃不好可以不看,省得浪费你们几千万脑细胞,脑瘫了不好治”。如此过激言论随即被网友转发,并引起争议。次日凌晨2时许,该博主再次更新微博,称“不知为什么,职责(应为“指责”)一片,才得知,助理用自己的微博发了一条不该说的”。(综合)
【特别阐释】
在官场,混乱的局面总是以开除临时工来平民愤。娱乐圈里大家都是临时工,于是只好拿助理出气。有些名人、明星或精英,有了话语权之后就成了自大狂,常常管不好自己的嘴信口胡言,惹出事后却又不愿直面问题,于是删内容、忙解释,再把责任往助理身上一推了之。“助理体”的走红狠狠地讽刺了一把那些大嘴们。
助理成为替罪羊、冤大头,也侧面表明在某些圈子里助理的位置,和清洁工、保姆没什么差别,他们做最苦、最累、最忙的活,平日还得看雇佣者的脸色,炫耀身边有助理成为某些人的口头禅,动就“我助理怎样怎样”,需要的时候,又被拉出来背黑锅,希望有一天,能够有助理勇敢地站出来,对那些不负责任的家伙们大喝一声“住嘴!”
西单女孩
【热词渊源】
西单女孩真名任月丽,是一位在西单地下通道卖唱的女孩。2008年点石拍客拍摄其翻唱的《天使的翅膀》DV被传到网上,这个视频打动了许多人,而迅速成为点击率攀升最快的视频之一。“西单女孩”亮相春晚的消息一出,即刻引来了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马梅的强烈炮轰,“正规的艺术学校学生学了四五年上不去春晚,一些老艺术家一辈子也上不去,但一个在西单地铁的女孩,只因为媒体的报道,就成为名人上了春晚,是一种走捷径的做法。”(综合)
【特别阐释】
作为草根娱乐大潮中出现的众多明星中的一位,西单女孩走上春晚不单有众网友的力推,在某种程度上,她也成为春晚表达倾向的一枚棋子。但无论如何,西单女孩的成名以及上春晚,都传递了一种清晰的民意倾向:在虚假造作充斥娱乐圈的时候,人们需要真实、朴素的明星,还娱乐以本来面目。
西单女孩的被打传闻、涉嫌为某游戏做广告以及被人大代表批评,让人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社会形态,那就是在众口纷纭的时代,无人能独善其身,造谣也好,误解也好,商业也好,意识形态也好,西单女孩注定要承受不同声音的评价。但愿西单女孩不会因为这些评价主动或被动地作出太大的改变,毕竟她最打动人的是她在地下通道唱出的歌声,而非绚丽舞台以及各种传闻包装出的虚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