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春晚只关乎几个小时的视听感受,今年春节期间的“两春”大话题中我更注重春运。当然,这不排除因为我深处其间而来的主观因素。
春运期间出行之难,对于小老百姓来说已经痛了很多年了。3年前回家过年,我带着老婆孩子在重庆朝天门长途汽车站经历了半天的排队买票、半天的排队上车;今年春节初六,这一幕重演,只不过发生地点不是重庆主城、而是远离朝天门100公里之外的县城汽车站。
在人多车少的汽车站里被排队的人拥挤得熙来攘往,那才叫是感受到了惶然与无助。当时我就在想,狗日的春运搞成了这个样子,肯定是哪个地方某个环节出问题了!
当然,我们绝对不能因此而怪罪于交通或运输部门的工作不力;每一年,他们都在不断地表白已经为此尽力而为。每年春运之后,据说很多地方还要用纳税人的钱来召开类似的表彰大会,不用说,交通、运输部门都理所当然是这个大会的“获奖大户”。
我不是眼红他们得到的这些奖金。那些没日没夜、敖红眼睛都在拼命跑车拉客的客运驾驶员,他们牺牲掉春节于家人团聚换来表彰和奖金,当然无可厚非。我想说的是,如果以后的春运继续还是这个样子,还在交通运输部门搞这些表彰奖励是不是有点幽默讽刺?!
国家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投入每年增加,各地铁路、公路和航班的里程不断伸长,但是老百姓一年才过一次的春运出行都这么难受。这就绝对不只是个怪象那么简单了;春运之痛的现象背后,或正在形成一个关乎整个社会的大问题。
就在小老百姓为春运出行焦头烂额的时候,客运“行业内”的少数人却大肆“揩油”发横财;就是“行业外的”,也有借机涨价哄抬物价;一方面是春节期间少货可发、另一方面却是要为蜂拥而来的滚滚客流让路,春运“黄金周”的消极影响正冲击着渴望做强做大的物流货运产业;透过好不容易拼挤来的乘车机会、因为车路拥堵不得不艰难行进的客车车窗,看到一旁的官家或私家的豪车正在骄横地大行其道,身处春运之痛的我,此时显然想到了与春运看似关系不大的另一种社会问题……
今天正月初七,舆论预测的“民工流”、“学生流”貌似还远没有来临出现。兔年春运还远没有结束,龙年春运又将如何?子、丑、寅、卯快轮回,何时春运不难过?!
春运,一个不得不说的老毛病或是大问题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