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的“三八二十三”文化是什么大智慧?


 

“三八二十三”:于丹的“变通文化”值得炫耀吗?

12/08/2011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先生不久前在回答“中国人聪明吗”的问题时曾说:“目前好像只能说,几千年的文化加目前的风气导致的现状是:中国盛产人际关系自如的小聪明、出产学习模仿能手的中聪明、缺乏带来国家和人类进步的大聪明。”而我也认为,所谓的“国学”和“中国文化”,其实就是饶毅先生眼中的“小聪明”,没那么玄乎。中国人的“小聪明”在上个月暨南大学举办的“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上于丹教授90分钟脱稿纵论的中国文化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先要说明的是,虽然我对于丹“中国文化”中某些牵强附会的见解不敢苟同,但对于丹教授的口才、演讲语言的驾驭能力以及她的《论语心得》,我还是万分敬佩和十分景仰的,因为这些能力我不及她十分之一。

 

20111123,“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开幕式在暨南大学隆重举行,这是“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第一次在中国大陆召开,会议的重头戏是开幕式后请于丹做的主题演讲,她谈的是“华文文学与华文文化”。有媒体这样形容于丹演讲的气场:在演讲中,于丹……“名嘴”风范依然“hold不住”,整个演讲长达90分钟,她完全脱稿,手上连一张纸条都不拿;根据演讲录音整理出来的文稿几乎不用做任何改动,就是一篇好文章,与会的多位华文文学界“老前辈”和暨大的青年学生都赞叹:“讲得真好!”

 

是啊,讲得真好。我在百家讲坛看过她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讲述《论语》,如此精彩的演讲,换做以前的我,我也会hold不住,我曾被她的演讲震住过,我发至内心欣赏她。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论语》后,于丹知名度直线上升,举国皆知;在绝大多数场合,她的演讲犹如滔滔嘉陵江之水,延绵不绝;其旁征博引,唐诗宋词信手拈来,让人惊叹。不过,这次于丹老师演讲中讲论的某些“中国文化”基本面貌,让人很不安,也让人叹息:没有原则、没有是非、没有法治观念的“小聪明”多么顽固地阻碍着中华民族开创和引领世界潮流啊,中国人的“小聪明”是多么固执地妨碍着“大聪明”的产生啊!

 

于丹滔滔不绝的演讲中,为了突出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和对西方文化的不以为然,把中国的伦理“挖掘”出来同西方文化(含基督宗教文化)抗衡。值得一提的是,于丹和我一样是个武侠迷,因为她宣称自己是看武侠小说长大的,并以武林高手练到最高境界可以“以气当剑、杀人于无形”来说明中国文化之高深。让我脸红的是,虽说我是铁杆金庸迷、古龙迷,平均下来我对金庸、古龙的每部武侠小说读了不下三遍,可我怎么从未意识到“以气当剑、杀人于无形”的剑术中竟然蕴含了如此丰富磅礴的中华文化?而且,就算是侠者风范勉强算是文化吧,但像郭靖、李寻欢那样侠者风范的人怎么在现实的中国里一个也遇不到?

 

特别地,于丹老师声情并茂讲述以下这个所谓的“禅的故事”和“三八二十三的大智慧”,更让人不得不为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和未来的前途而深感悲哀。大意是:

 

于丹说,古代有位混混买了三匹八吊钱一匹的布,准备付款时声称三八二十三而不是三八二十四,这位混混竟然以颈上人头作担保说自己是对的,只肯付二十三吊钱。一位小和尚打抱不平,说如果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他愿意输掉头上的帽子。众人相持不下,于是来到小和尚的师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处,请他作主。没想到,老和尚沉思了一会,竟然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小混混是对的。小混混不但用二十三吊钱拿走了三匹布,还得了小和尚的一顶帽子,高兴而去。老和尚却因此受到镇上众人的鄙视与驱逐。小和尚一路上都愤愤不平,最后还是忍不住质问老和尚为何说三八二十三。老和尚说,你说那小混混的头重要,还是你头上的帽子重要?他用头来和你的帽子打赌,我能说三八二十四吗?小和尚明白过来,我们大概也都能够理解那位宅心仁厚、救人一命的老和尚。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禅机故事,据说是整场演讲中的亮点。老外经常批评中国人不讲原则,是人情社会,而于丹老师援引此禅机故事是为了说明我们中国文化的高深和美妙,同时也是在告诉外国人,你们不懂中国文化的高深之处,弄不懂中国文化。杨恒均先生形容说,我们的中国文化有时就可以是三八二十三,而不是三八二十四,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啊!

 

你还别说,于丹老师讲到点子上了,三八二十三而不是三八二十四或者说指鹿为马,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粹。当然,这个文化精粹正是中华民族挥之不去的糟粕与梦魇,也是中华民族自宋代以来日渐落后的价值伦理根源。也在这样的文化价值观念下,中国社会总是走不出人治与人情的死结,因为严谨、科学与法治的现代社会不可能在“三八二十三”的变通潜规则中诞生。

 

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大佬精通这个中国文化精髓,他们为了达到台独目的可以置民族大义于不顾,不但可以“三八二十三”,而且可以不要祖宗、不要脸。我们都在批判台独势力的胡搅蛮缠和数典忘祖,殊不知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精粹的表征。譬如,国家的自觉与和平统一可以发生在德国,但绝难出现在深受中华文化精粹影响的北朝鲜:试想想,假如北朝鲜能够和平归顺韩国,不但可以实现朝鲜民族大家庭的和平统一,而且北朝鲜人民的幸福与安宁也可以得到很大改善,但在酱缸文化打转转的隔壁金太阳父子,是绝对不会这样干的。

 

难怪于丹老师对西方文化不以为然,因为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文化的确灵活或高深不到“三八二十三”。在“国学”、“儒学”的追捧者眼中,西方传统主流文化里的诚信、讲原则和敬畏上帝是古板、迂腐和迷信的代名词。作为文化学者、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于丹老师也竟然把老和尚指鹿为马、毫无原则的对小混混错误的纵容当成优秀的“高深”文化。

 

我并不否认生活中的某些变通,要不要兑现那混混的脑袋可以变通(可以饶恕),但“三八二十四”是真理,是原则,是制度,不能变通。既然于丹老师把它上升到“中国文化”的高深层面,那么作为社会价值体系的文化精髓,应该是严谨的,不能随意变通。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承担责任或付出代价。我特别想请教于丹老师,在这样和稀泥变通文化中,小混混因错误而该承担的责任体现在哪里?商家和小和尚的正当利益该如何保护?公平与正义如何伸张?社会诚信如何维护?倘若做不到如此,那么于丹老师所支持和吹捧的中国文化,不但不值得炫耀,而且是中国社会的悲哀。

 

我对于丹老师很欣赏和敬佩,我也尊重于丹老师的发表其观点的权力,但我也希望于丹老师能清晰地认识到,变通文化、窝里斗文化、酱缸文化在中国的盛行,无原则已经成为人们的常态,构成中国人灵魂中的一部分,但这绝不是骄傲和洋洋得意的资本。作为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人物,于丹老师要做的是要有危机意识,利用其影响力改善或改变这种变通文化。不过估计我这属于痴心妄想,因为“三八二十三的大智慧”已经刻印在于丹老师的内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