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裁定从我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给美国相关产业造成了损害,美国商务部将对此类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美国将对有关我国在太阳能领域从事不公平贸易活动的指控发起调查,美国可能谋求大幅提高关税,此举未来可能导致美国和我国之间在绿色贸易问题上的紧张关系加深。此举凸显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和霸权。
尽管最近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可能直接贸易额2011年排名全球第一。但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霸权更主要体现在美国投资其它国家后所进行的间接贸易,而这往往被我国和全球大多数国家所忽视。
让很多国人想不到的是,我国的直接贸易额中含有美国的间接贸易额。
众所周知,国际贸易是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商品和劳务等方面进行的交换活动。就国与国之间而言,国际贸易分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直接贸易是货物生产国将货物直接出口到消费国、消费国直接进口生产国的货物时两国之间发生的贸易,即由进出口两国直接完成的贸易;间接贸易是一国通过投资某国并通过该国与全球各国进行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交换活动。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行为可以称为转口贸易,转口贸易也是间接贸易。
毋庸置疑,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投资国家,美国在包括我国的全球多国投资后,在全球多国的国际贸易中都含有美国投资的公司进行的贸易,其中最大的国际贸易量必定是美国的。
据新闻周刊2010年8月所刊文章认为,在亚洲,中国虽然是该地区的主导型贸易伙伴,但美国则占据该地区高端领域贸易的优势地位,美国在该地区的救援和直接投资(FDI)也高于中国,其中2009年美国在南亚地区的直接投资(FBI)比重占到8.5%而中国只有3.8%;在非洲,中国援助非洲贸易的主要形式是出口廉价制成品、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和提供软贷款等,中国以此在非洲获取原材料来发展自己经济,而且在今后几年中国肯定会继续加大在非洲的商贸投资活动,但美国仍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且占据非洲总贸易额的15%,而中国只有10%,在非洲石油方面美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量只占非洲石油储量的17%而美国占29%;在拉丁美洲,2009年中国替代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是委内瑞拉、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和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据中国经济季刊刊登的一家设立在上海的投资中介公司SinoLatin
入世十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从2002年的27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688亿美元,排名跃居全球第五位;尽管我国对外投资总额2010年当年跨越式地突破688亿美元,继美国、徳国、法国和中国香港之后位列第五,但截至2010年底达到的3172亿美元的存量排名却没有那么靠前,仅占据全球第十七位。
各种数据表明美国在全球的投资额高于中国,美国的间接贸易量高于中国,甚至可能远远高于中国。
在汇率方面,学者刘周在“资本时代最大的资本”一文中认为,现行国际汇率机制,是现行不平等国际经济贸易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利于“少数剥削全世界的国家”的汇率机制。
实际上,当今世界,从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特别是间接贸易角度而言,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美国仍然是最大的汇率操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