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庆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将民生建设作为未来发展主题,提出“今后要更加坚定地走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继续扩大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
促进、或实现科学发展是中国近几年来至上而下频繁出现的一个提法。也可以这样说,从大的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来看,中国未来必须抛开以“生态环境换GDP指标”的经济思路;而从具体到各个省市的小环境来看,科学发展更不仅是一个统领一切的行动口号,更是明确指向民生事业的每个环节,并以此凝聚人心、激发全社会各个阶层的发展动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重庆和很多欠发达地区一样、在经济工作会上提出的“科学发展”,最贴切地解读其实既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和远景,更是当前付诸实施的某种模式和举措。
从重庆对外公布出来的数据来看,最近几年的经济建设以及民生事业发展,成绩无疑是鼓舞人心的。这里所说的鼓舞应该有着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官方意志的自我说服、以及对于未来发展路径的信心坚定;第二个层面则是来自民间,就是普通百姓群众对于这些数据、特别是有关民生建设的统计数据的认同,以及在这些数据背后、他们切实触摸到或享受到的民生实惠。
之所以将一个民生建设的成绩鼓舞都人为地划分为两个层面的解读,因为这样或更符合当下对于“科学发展”的真实把握。当前整个中国、当然绝不只包括整个西部的唯一中央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重庆,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已经不仅一个“科学”就能释然。一方面,在经济实力永远决定所在地位的规则下,无论是中国、还是重庆或其它任何地方省市,“发展”乃至“加快发展”这根弦绷得越来越紧;另一方面,在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膨胀“国富”之后,百姓之于自身的利益诉求逐渐凸显,如何做到“民强”已经提升到体现国民尊严、关系社会公正公平的前所未有高度。
而这两个方面——也就是经济实力与总量的追求、和民众自身利益的公正公平体现——好不容易汇合成的一个共同愿景交集,现在却突然碰上一个同样是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对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很显然不管是过分的恐惧、还是抱以任何侥幸的过分轻视,都是毫不可取而缺乏责任的。重庆此次明确提出“更加坚定地走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显然是对“如何科学发展”以及“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有备而来。基于这样的认识,也就便于更好地理解重庆经济发展打“民生牌”的大概意图:
一是政府财力投入的民生建设,本身就是“政府带头消费”从而拉动内需,这为重庆这个地处内陆的城市而言,无疑增添了内在经济循环动力;
二是重庆民生建设的很多方面,在解决市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切身困难同时,着眼于改善基础设施与发展环境。比如城市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就不仅在于让老百姓多吸氧,还会让多个外来投资者“留得住”和“住长久”。加之“打黑除恶”等社会司法层面的“大手术”,则是为重庆成就一个开放高地所需的公正公平发展环境。
三是和政府民生投入相对应的是,百姓群众从中得到的是实在的好处与实惠。人民政府为群众谋利本是天经地义,在民生导向的决策框架内、为民谋利一旦形成长效机制,便是凝聚民心合力、成就发展大计的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重庆践行科学发展战略、成就内陆开放高地等,也就一切皆有可能。
所以扎实有效的民生事业发展,无论对于单独的重庆、还是整个中国未来的更大意义,绝不只是所谓政绩概念上的某些数据;而是为重庆这个西部直辖市,和整个中国的发展助跑、以及未来崛起和腾飞,着力拓宽和拉深经济开放腹地!
(重庆召开经济工作会议
http://www.cq.xinhuanet.com/2011-12/24/content_24402294_1.htm)
民生建设拉深中国经济开放腹地
评论
1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