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两天稀稀落落下个不停的漫天飘雪相伴,今年的冬至依然悄无声息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早在冬至尚未来临之前,今年紧随其后的圣诞节却早已热热闹闹地敲起了开场锣鼓——发布了一年一度的狂欢期待。
除了春节以外,我们的其他主要传统节日对于大众消费的贡献率都远不及那些“洋节日”,也引起诸多业界纠结与疑惑,虽然各个方面进了不少的努力,但是收效甚微。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这些传统节日的商业文化未能有效地激活“青春”的消费元素。
节日是心灵的放纵,尤其是对于社会最有活力的消费一族。过去俗语讲,“大人盼插田,小孩儿盼过年”,看来对于节庆的期待,更多的来自于青春憧憬的集中释放和不拘一格的个性化发挥空间,这恰恰有利于激活现代社会中的“青春消费”热情。我们的传统节日多承载着节气时令与家庭氛围,讲究规则与节律,尤以家庭为核、长者之尊形成教化之风,与青年人的恣意洒脱相去甚远,除了应尽的礼仪之外,终究难得他们的青睐。
不过,相对之下,七夕情人节就稍许好一些,比较适合青年人的胃口,这应该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明年扩内需闪亮登场,消费文化的深度开掘应有新的突破——严重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