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的灵魂 4


我是如何安排招生的?
我办学多年,对于民办院校来说,生源是至关重要的,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是我们民办院校的生命线。有学生才有老师,有学生才有教学活动,更主要的是有学生才有资金的来源。所以,我们京民大学历年来都把招生工作列为首位工作,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把负责招生部署的招生办都作为学校的“首脑机关”,每年春夏秋季期间,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招生工作来开展,完全服务于招生,作为一校之长此时也要服从于招生工作的安排部署。首先从招生简章上开始,我校的招生简章每年都不一样,简直就是艺术创作,要多美就有多美,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让看者动容,听者动心,这就是“艺术创作”的魅力所在。当然,这都是在我的授意下由招生办找专业人士创作出来的,既然是艺术创作,就不必拘泥于现实情况;既然是艺术创作,就不必受现有条件的限制和制约;既然是艺术创作,就可以高于生活、高于事实,就允许艺术上的加工、创造和夸张。所以,在我校的各类宣传刊物上都可能出现诸如一流的教学环境、一流的教学队伍、一流的科研水平、世界最大的教育基地、国内外顶尖人物和知名教授授课、中国的哈佛、斯坦福等等内容。同时,制作配合宣传的光盘,将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博导等知名人物统统放进去,并录制一些高级宾馆的住宿条件为背景,承诺二十四小时有热水、二十四小时可上网、二十四小时有宿管教师。在专业设置上也非常全面,从文到理、从政到医、从天上到地下,凡是地球上有的专业统统都有,给学生无限的选择。只要学生能来就行,我们还有后期的跟进式服务,使其最后安排到我们理想的专业中去。至于学生的就业的问题,我们的招生工作人员一般都会先承诺100%安排工作,解决了毕业就失业的问题,再说学生入校后还有三四年的时间在校读书,毕业时再说毕业的,我们会根据就业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双向选择、错位安排、非对口安置、短时间安置、强制安排工作等等方式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我们的招生方法和步骤
我们京民大学招生的基本思路是:以专职招生工作人员为主,专兼职人员相结合、专业招生机构与代理招生机构相结合,发动全体在校师生,人人可招生,人人有回报。第一步是先培养一大批专业的招生工作人员,最多时达三千人之众,在每年的春季进行一次集中训练,培训他们的专业的招生技能,这些人中有中学的刚毕业的大学生、中学班主任老师、离退休的老师、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凡是对招生有浓厚的兴趣的人都可以来我校负责招生,并给予一定劳务报酬和提成;第二步是广招代理公司,大量签订招生代理合同,并许诺有高额的招生回报。将全国划分成三十几个区域,除了港澳台不划分之外,其余都是招生的区域。到处拉旗设点、招兵买马;对招生感兴趣的人或机构,都许诺高回报,招10人以下提成1000/人;10人到20人为1200/人;21人到50人为1500/人;51人到100人为2000/人;第三步是大量投放广告,在各类杂志、报刊、电视、网络等等媒体中投放广告,宣传学校,宣传北京的优势;第四步是收买初、高中毕业班的班主任,各个省市的各个中学里初中、高中毕业班的班主任最值钱,因为他们(她们)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即将中学毕业、正在寻找大学接收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且他们(她们)可以提供各个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名单和家庭住址,这些对于我们是最有价值的,这样的资料和数据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找到了依据和方向,使我们有针对性的进行与学生及学生家长沟通,也叫“攻心工作”;第五步是围追堵截、明争暗抢,每年的七八九三个月是生源大战白热化阶段,这一阶段其实是学生入学选择期。在这一阶段里各个学校的招生工作人员原形毕露,十八般武艺尽数使出,什么挖墙脚、拆台、互相诋毁、倒买倒卖、生拉硬拽等等手法与做法,反正这一阶段您就不要与他们(她们)谈什么“为人师表”、谈什么“仁义廉耻”,各个都是为了那一点利益而全然不顾,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明目张胆、连拉带推开始“抢”学生,此时招生人员都知道“抢学生”就是在“抢钱”;第六步当然是保住胜利“果实”、减少学生流失,2003年以前教委规定七天内退学全额退款,那时还好办,七天怎么糊弄学生都能熬过七天,可现在已经改到两个月内退学全额退款,这就有一点要命了。学生及学生家长都不好糊弄了。
于是,我们想出了N个方案,但最有效的就是学生刚入学的第一天,我们就将学生送到军营里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军训(再多了军训费就会增加,那样也不合算),同时,加强班主任的管理,每名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就是盯住本班的每一位学生,学生的思想动态、活动范围以及最近的变化,这些都要掌握得一清二楚。并且将班主任的工资与学生数量挂钩,少一人就扣三分之一的工资;少两人扣全额工资;少三人以上就要扣下风险抵押金(每名班主任在就职前上缴学校4000元风险抵押金)。管理好学生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他们(她们)不得不尽心尽力。
我们这样全力以赴地投入招生工作,我们这样挖空心事用尽权谋招生,其实都是为了一个“钱”字。我算过一笔账,一名学生按照一学年10000元学费和住宿费来算,每名学生的招生平均成本是1500元、教学管理(包括教师工资、教学设备维护等)平均成本为3500元、水电暖等日杂费用平均成本为500元,日常管理与活动平均开支为500元,每学年每名学生可净赚4000元,还不用交税(因为是办学免税,再说有税我也不交),这可是40%的利润哪!如此利润,怎能不追求,这是为积累原始资金所必须的,我时刻告诉我自己为我心中理想的大学再积累资金,不能算黑心,也不能算没良心,最多算我赚钱的手段有点差劲,也许是水平不够吧,如果我当初选择房地产行业的话,没准就是房地产界又一巨头或大佬。
每年的招生都这样费尽心机、绞尽脑汁、策划周密、花样翻新,一方面是利益所使、金钱所诱惑;并且我创办京民大学时欠了不少的债务,而且这些债务是越欠越多,乃至于无法偿还。我算了一下,因为具体的数字我已记不清了,只算算大块的欠款,主要有:建校时所欠的工程款大概有四个多亿吧,教学用的设施设备大概有七八千万,教材图书大概有五六千万,教师教授和教学管理人员以及其他辅助管理人员的工资大概有一个亿吧,能说清楚的贷款大概也有三个多亿吧,草草算算大概有十亿元左右的欠款尚未还上。如今,法院仅仅核查出来一亿元左右我已经很满足了,所以不再上诉了,只要不再往下追究就行了;另一方面也是形势所迫,民办院校的生存空间已被公办扩招所挤压,还有那届的教育部长提出的“名校办民校”,结果出现了二百多所公办院校的“腐败温床”——独立学院,这些院校都“蚕食”如我们一样纯民办的大学的生源,再加上2004年教委取消了“学历文凭考试”,纯民办大学已没有多少生存空间,为了生存与发展,我们只有选择夸大宣传、随意承诺、肆意吹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