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中小学生足够睡眠关键要杜绝应试教育


  保证中小学生足够睡眠关键要杜绝应试教育

  刘纯银

  针对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学生负担重、择校热等问题,日前由国务院参事室等部门主办的“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教授褚宏启表示,由于过度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睡眠也严重不足。(12月12日《新京报》)

  众所周知,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都在发育的阶段。如果睡眠不足,会影响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甚至会不可修复地透支他们的未来。正如一位医学专家所说: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功能,对身体和智力的发育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睡眠不足,轻则可导致上课精神不能集中,重则导致记忆力、注意力及理解力衰退,学习效率低下,还会影响青少年的机敏度;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导致内分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理异常等,如心慌、胃肠功能紊乱、血压波动、情绪不稳、焦躁、心烦意乱等表现。毫无疑问,这都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保证充足睡眠,对还在生长发育的中小学生来说很非常重要。为此,2007年正式实施的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明确提出“保证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的睡眠要求;2008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也对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用眼时间以及作业时间都作出明确规定,寄望于借此遏制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趋势。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今年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表明,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其中近八成睡眠不足。报告显示,2010年,中小学生在学习日的平均睡眠为7小时37分,比2005年减少了1小时22分,在周末的平均睡眠为7小时49分,比2005年减少了1小时47分。

  而造成当前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重要原因就是应试教育。正如有人说:升学率已成为教育领域的GDP。也正是因为目前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还是以中、高考成绩和升学率为主,就是社会公众对一所学校的评价也都是看其毕业生的成绩,有多少人会关注各个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差异?

  因此,要保证中小学生有足够睡眠,关键要杜绝应试教育。这就需要学校家庭共同努力,真正把素质教育理念落到实处,进一步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此,一方面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定要转变观念,端正办学思想,切实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包括要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改革和完善评价制度等。另一方面是,要充分发挥家庭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中的作用。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健康第一的思想和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引导和促进全社会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积极支持减负保睡眠,支持学校为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总之,要利用学校主阵地,开展对教师、家长及学生的宣传引导,重点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宣传国家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政策措施和要求,宣传充足睡眠、均衡营养及体育锻炼保健康等知识,使减负保睡眠工作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同时,要加强督促检查,增强减负保睡眠工作的执行力,确保国家对有关减负和保障学生睡眠时间的各项政策措施和相关要求落到实处。

  新闻链接:http://www.fjsen.com/h/2011-12/12/content_71666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