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如棋:汉奸,关班干部制度屁事!
本来想写个选题,叫对汉奸的追根溯源,但我看来,这样大的选题,如棋驾驭不来,既而想,郑渊洁只不过,在酒足饭饱后,侃大山时说过此话: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某些人就是要从孩子如此奴役开始。我也不过是工作闲余,喳喳几句。
关于汉奸这个东西,确实很难定义:在二十五史中,只有清史稿有“汉奸”一词。“汉奸”一词源自清朝初年,其原意与现在使用方式相差甚大。“汉奸”两字始现于清朝,根据日本神户大学教授王柯的考证,雍正年间,曾有汉人与“苗顽”联手对抗清廷在西南边疆的“改土归流”政策,这些人,就被清室皇帝骂为“汉奸”;这意义下的汉奸,指的是汉族奸细,其所损者乃满族统治利益。汉奸其实只代表汉族通敌卖国,如维吾尔族通敌卖国为维吾尔奸;苗族为苗奸;傣族为傣奸;回族为回奸;满族为满奸等。由于对汉奸的错误理解才造成的现在的滥用。
按个意义来讲,元朝忽必烈执政期间,很多汉人在蒙古族眼中都是汉奸,按现在的狭义来讲,很多人又当了汉人的汉奸,为蒙古族卖命。到到满清时期,亦莫不如此,因为满族不是汉族吗。那些为满清卖命的按现在的狭义来讲,都是汉人的汉奸,而那些不为满清卖命的汉人都是满人的汉奸,绕进去了吧。哈哈。
道光年间,西方列强入侵,“汉奸”这顶大帽子不再属于汉人专利,反被广大理解为勾结外国势力的背叛者;这意义下的汉奸,不分满汉,指的是叛国奸细,其所损者乃中国整体利益,比较接近当代的流行说法。
到了同盟会搞革*命,由于敌人是满清,所以凡是帮助维持清室政权的汉人——包括康有为和梁启超——都被称为“汉奸”;这意义下的汉奸,回归到汉人专利本位,其所损者乃中华汉族利益。
好,就算如棋不去狭义地纠结汉奸这个词,按现在的意义,多是指背叛中国,勾结国外势力的人。
但就算是这样,汉奸文化也是源远流长的,为强权效力,告密,奴役同胞,这三条在前不久播出的鸿门宴电影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电影不是历史,但历史的鸿门宴中的项伯,在现在看来,就是“汉奸”精神的始祖了。儒家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一样阐释了郑渊洁说的三点,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如此,汉奸精神与文化,经过历代精演,一直发展到现代,当代,汉奸文化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就是现代汉奸形象代言人,汪精卫当年也是积极上进,主张革*命的,只是后来才改变的,如此看来,我们每个汉人都有成为汉奸的潜意识。
而且不论是从狭义的汉奸来讲,还是满清的汉奸来讲,那旧民主主义革*命人士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人士又是什么呢?
如棋就奇怪了,一个小小的班干部制度有如此大的威力,能培养出如此精深博大的文化?实在不敢苟同。
延伸一点,班干部制度,就现行体制像极了,像什么班长,副班长,宣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大家想一想,像不像,都是占着坑坑不做事的主。
之于有媒体称有小学生发文猛烈抨击郑渊洁,笔者,有些不屑,这究竟是小学生写的,还是某些人写的,不论是谁写的,我想,中国人就有一毛病,至死不渝,到死也不会承认自己的东西是错的,那么多人反对,也不会有所改变,就是鸭子的嘴巴。
贾如棋 2011-12-18
贾如棋:汉奸,关班干部制度屁事!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