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灭绝的种种说法


 

恐龙的曾经存在已经不在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了,值得讨论的是恐龙为什么在6500万年前突然死绝了。学者们的各种说法又多种多样。包括:饿死,冻死,毒死,撞死等。但各种说法又最终不能自圆其说,只好等待着进一点的考察。

 

恐龙,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三叠纪至中生代末白垩纪,体型不一,多以庞大为主,能以后腿支撑独立行走,活动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附近。此时陆地上多为爬行动物,所以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在至今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突然灭绝,死绝原因就成了人们猜测的话题。

 

在众多说法中,小行星撞击论曾获得大量科学家的支持和认可。所谓小行星撞击论就是在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得星坠落在地球表面上,扬起大量的灰尘,遮天盖地时间过久,破坏了恐龙的一些生物本能,恐龙也就此死绝了。这种说法曾一致被大众所认可,而且在1991年,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远古时代行星撞击地球的巨大陨石坑。使的这一说法更加得到证实。但也有一些学者提出疑问:为什么白垩纪的其他动物都活了下来,比如说蛙类和一些鳄鱼,而且一些对气候非常敏感的动物也都存活下来了,本来是陆地上的霸主——恐龙却偏偏死绝了?这难道不令人置疑吗?

 

另一种说法是:被子中毒说。持这种说法的人也不在少数,所说在恐龙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慢慢的变少,最终由被子植物所代替,这些被子植物中含有一些微量的毒素,而恐龙又是一种饭量大哥大的动物,大量摄取有毒的被子植物后,慢慢的积累毒素,终于导致灭绝。

 

还有一种说法称之为种族斗争说,这种说法认为在恐龙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小型动物,体型小,属啮齿类食肉动物,他们以恐龙蛋为食,恐龙无法与之正面搏斗,正如斗兽棋里的老鼠可以吃大象一样。但是这种说法的疑点是:恐龙家族里的某些小型的虚骨龙,足可以同当时的初期哺乳动物相抗衡,却依然没有存下来,所以这种观点也不攻自破了。

 

更有甚者认为是大陆漂移的原因造成恐龙的灭绝。地质学家经过科学研究证明,恐龙时期的地球只有一块大陆,即“泛古陆”,由于这块大陆在侏罗纪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动,一块大陆分裂和漂移成若干块。导致地球上的环境和气候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恐龙无法适应,就相继死绝了。此说法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假说,关于气候的变化和“泛古陆”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和资料。所以需要以后的证实才能决定其是否是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到迄今为止,关于恐龙的死绝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近期又有学者提出:淹死说。即恐龙时候由于海平面的升降,导致陆地上的生物都被海水吞噬了,恐龙也就是灭绝物种之一。科学家们称为“第五次死绝”。

 

    地球不同时期曾经历过不同的领导者,但都无可避免的走向了死绝,虽然真正灭绝的原因有待考证,但灭绝是事实,只是时间的长短问题,就如同一个人的生命一样。作为地球上的一份子。科学家们提出,在本世纪末,人口将会达到100亿,地球上会有半数的物种灭绝,如果人类不很好的利用资源,控制人口,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第六次死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