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7家挣扎中的美国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向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了一份申请书,指控中国给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提供不公平的补贴,并在全球市场中“倾销”太阳能电池板。“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随即占据了各大媒体的报端。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申请提出的时间是在9月美国几家一度高调的太阳能公司申请破产之后。这几家太阳能公司濒临破产的原因正在调查中,目前还没有定论,甚至美国联邦调查局也介入调查中。现在就妄下定论,认为是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企业挤压了美国企业的生存空间未免为时过早。
申请的时间也是在2011年美国国际太阳能展览会期间。一边是在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一边是在举办开放性的国际太阳能行业大会,形成了巨大反差。
对了,这里还要说一下,虽说有7家公司提出申请,但只有Solarworld公司一家是实名出现,其他公司都选择了匿名方式。虽然美国法律的确赋予它们匿名的权利,但是,匿名之举也显示了这6家公司的行事谨慎和信心不足。
美国的太阳能设备供应商更是对此事不做评价,只是表示,希望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有所下降。
我们就不纠结在申请的发起时间和匿名的问题上了。我们仔细想想,这几家美国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在做什么吧。这几家太阳能制造商无法在太阳能电池板价格下降的大潮中继续牟利,就哀求美国政府介入中美贸易,竖起贸易壁垒,来保护自己高价的太阳能电池板。然后呢,它们就可以在自己营造的小环境中存活下来。可它们这样做也阻止了美国消费者获得更低价的太阳能电池板并进而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的机会。到此为止,我们看到的是,这个申请只符合这些狭隘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的利益,不符合美国消费者的利益,不符合减缓气候变化的利益。
日前,7家挣扎中的美国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向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了一份申请书,指控中国给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提供不公平的补贴,并在全球市场中“倾销”太阳能电池板。“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随即占据了各大媒体的报端。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申请提出的时间是在9月美国几家一度高调的太阳能公司申请破产之后。这几家太阳能公司濒临破产的原因正在调查中,目前还没有定论,甚至美国联邦调查局也介入调查中。现在就妄下定论,认为是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企业挤压了美国企业的生存空间未免为时过早。
申请的时间也是在2011年美国国际太阳能展览会期间。一边是在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一边是在举办开放性的国际太阳能行业大会,形成了巨大反差。
对了,这里还要说一下,虽说有7家公司提出申请,但只有Solarworld公司一家是实名出现,其他公司都选择了匿名方式。虽然美国法律的确赋予它们匿名的权利,但是,匿名之举也显示了这6家公司的行事谨慎和信心不足。
美国的太阳能设备供应商更是对此事不做评价,只是表示,希望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有所下降。
我们就不纠结在申请的发起时间和匿名的问题上了。我们仔细想想,这几家美国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在做什么吧。这几家太阳能制造商无法在太阳能电池板价格下降的大潮中继续牟利,就哀求美国政府介入中美贸易,竖起贸易壁垒,来保护自己高价的太阳能电池板。然后呢,它们就可以在自己营造的小环境中存活下来。可它们这样做也阻止了美国消费者获得更低价的太阳能电池板并进而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的机会。到此为止,我们看到的是,这个申请只符合这些狭隘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的利益,不符合美国消费者的利益,不符合减缓气候变化的利益。
煽动行业隔阂或许在短期内可以谋得一些效果,但实际上,对行业健康发展来说,太阳能行业可以和传统能源竞争离不开公平的竞争环境。太阳能行业供应链遍布全球,如果一个链条受到影响,全球都会最终受扰。
发起针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的贸易战争是愚蠢的。此举损人不利己,还会干扰美国太阳能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尤其是在美国经济衰退的时候,贸易壁垒只会提高太阳能设备和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只会搬起石头砸在自己的脚上。
30年前,当日本汽车企业大举进入美国时,美国也发出了惊呼。慢慢地日本公司将生产线搬到了美国,就业也保留在美国国内。现在,美国的汽车生产商仍在和日本争来争去,但很少出现“双反”这类的事件。
怨天尤人无济于事,相反,如果这些光伏企业把精力放在科技创新上,则美国仍会在全球太阳能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发挥比较竞争优势,各国做自己擅长的事,这将是全球太阳能行业的大幸。
美国光伏企业怨天尤人无济于事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