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缺行业标准
近期发布的《机床行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机床行业两化融合工作已经处于综合集成阶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行业标准滞后、制造环节短板等一些问题。在评估报告发布的同时,北一数控机床等多家典型企业受到表彰。
目前关于两化融合的评估结果并不显示各企业排名,但据国家工信部官员透露,这一行业内“约定”的方式未来将有所改变。出现这一改变的契机,则是不久后即将出台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在10月25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国家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共同主办的“2011机械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暨机床行业两化融合评估发布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宋晓刚介绍了此次评估工作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为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透露,此次调研涉及71家机床企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机床行业信息化工作开展较早,目前总体处于综合集成阶段(共分为基础建设、单向应用、综合集成、协同创新四个阶段),亿元以上规模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差距较小,行业两化融合就绪度、贡献度水平相对较高。
“虽然成熟度不是很高,但两化融合在机床行业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宋晓刚也指出了眼下存在的不足与建议,比如“有的龙头企业装备水平很高,但大部分企业在制造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仍有不足”,“信息孤岛效应仍然存在,协同集成应该加强”等。
行业标准的缺失是今后两化融合的症结所在。据罗百辉介绍,目前我国尚没有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规范,机床行业更是缺乏适用的两化融合标准,机床企业即便制定了统一的信息化规划,但在单项系统应用过程中,往往采用不同的建模标准和业务流程,使得各系统间的数据交换、衔接和协同集成困难重重。
工信部推评估工作
在这次评估中,秦川、汉川、武重、济南二机床、北一数控机床等企业不分排名受到表彰。对此,国家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徐愈司长解释道:“两年来组织了17个行业开展评估,但大家有一个约定,就是不做排名,不公布评估的排名结果,一方面考虑到在研究制订评估规范的过程中有逐步成熟的过程,另一方面,也避免在认识没有统一情况下起到相反作用。”
徐愈透露,《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即将正式发布。10月20日,该文件已经在工信部网站进行公示。这意味着,以往不排名的“约定”很快将会被打破。
在两化融合评估规范方面,工信部下一步要建立推广实施的组织体系,成立专家指导组,指导地方、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应用评估规范制定和完善本地区、本行业的评估细则,开展评估实施的培训工作,争取在两年内实现对主要产业领域的全面评估覆盖。
此外,工信部还将进一步研究建立能够体现两化深度融合本质要求、具有区域间可比性的综合指标体系,为衡量各地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依据。
“在评估规范成熟的前提下,我们将有一个依据规范进行评估的排行和结果发布,对企业老总来说,他可能更关注这个,(比如)机床行业排名出来后,老总首先可能坐不住,这是有独特效果的。”徐愈表示,排名的目的是引导企业进行比学赶超,工信部支持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规范发布对企业评估的结果。
对于即将出台的评估规划,也有行业人士担心地表示,希望这个积极推动“两化融合”的工具仅是企业自愿决定是否采用的标准,而不要变成准入门槛,增加企业负担。
“十二五”时期评估行业迎来新机遇
近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召开《中国资产评估》通联工作及培训会议。
会上,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萍强调,“十二五”时期的财政发展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实现财政发展改革的主要目标,完成财政发展改革的主要任务,为评估行业服务财政发展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迫切需要发挥资产评估的专业功能。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财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为评估发挥专业服务作用创造大量新业务需求,如节能环保评估等。
二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发挥资产评估的价值尺度作用。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能源,加强环境保护,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体系,推进实施重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和减排治污项目建设,加大农村环保投入力度。这为评估服务提供了新的业务领域。
三是建立健全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为资产评估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作用提供了空间。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增加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这为资产评估服务文化资产管理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四是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对评估行业提出了新要求。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完善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和审核机制,建立健全预算编制与政府采购、资产管理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和流程等管理机制,资产评估行业将在资产价值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价值尺度作用。
五是推进国有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国有金融资产监管机制,也为发挥资产评估在金融资产监管中的价值标尺作用提供舞台。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支持深化行政体制、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重点改革,也对资产评估服务财政发展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六是加强财政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绩效,为评估服务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提供了广阔空间。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试点范围,不断增加实行绩效评价的部门和项目,将民生项目和具有较大经济社会影响的重大项目作为绩效评价的重点。这为发挥资产评估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中的价值尺度和管理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来自全国各省市资产评估协会的秘书长及通讯员共9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21个与国际接轨的行业准则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会长贺邦靖29日在2011年中国评估论坛上介绍,我国评估行业已发布21个与国际接轨的行业准则。
贺邦靖说,准则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评估准则的制定实施,可以规范评估执业行为,提升执业质量等。我国评估行业已经建成了涵盖主要资产类型和主要经济行为,兼顾业务操作、职业道德和质量管理,适应中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准则体系。
“这些准则借鉴了国际评估准则的基本理念,与国际评估准则实现了协调。同时,我国制定的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准则、著作权评估准则、珠宝评估准则等项目具有创新性,体现了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对国际评估准则建设的贡献。”贺邦靖还说。
贺邦靖指出,但是,我国评估准则建设与不断涌现的评估实践需求以及市场各方对评估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准则建设方面要围绕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重点改革政策,积极研究相关市场,及时制定相关准则项目,为业务发展和执业监管提供服务。
据介绍,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建设卓有成效。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3000家资产评估机构、3万多名注册资产评估师、8万多名从业人员。
“十二五”时期评估行业迎来新机遇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