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球化运营的管理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早上也听过不同城市市长说他们在自己城市里面想打造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我们IBM跟国内很多大型的企业合作。IBM在这方面也是很有经验的,大家看到今天我打算跟大家讨论的不同的方面,第一个就是如何去管理一个全球的营运,我想提一个IBM自己发明的名词:全球整合企业。它是一个全球管理化很有效的模式,从这个模式里面我们提出了很多建立GIE全球整合企业的概念,我把IBM自己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我讲的内容大概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背景,全球化为什么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后,主要面对的挑战是在哪些方面,然后给大家建立一个路线图,我尽量把这个概念很简单的告诉大家。

  首先说到全球的企业,他们从国内到出口到跨国企业,最后我们现在提出全球整合企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大家可以看到上面的图(图)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二十一世纪很多跨国公司在不同的地方成立不同得分公司,每一个地方都有同样分公司的成立,每一个地方的分公司所有的功能、业务也是一个跟总公司一样,IBM是一个全球整合企业。每一个分公司都有独特的竞争优势,然后决定在那个地方他做特定的业务。

  GIE是一个全球的协作模式,是更有效地分享每一个地方的资源,还有就是调配全球的资源来达到整个公司的成长,推到另外一个高峰的做法。大家可以看到以前在跨国企业跟现在提出GIE概念到底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如果你从分布来看,以前的跨国企业是以地理氛围为主的,现在到了GIE,GIE是从能力范围为主,所以我们看的是中国的能力在哪儿?然后每一个国家都拿它自己最有优势的地方来贡献给国际化的企业,这个营运方面我们也有另外一种不同的模式理念,待会儿我做更详细的介绍。

  很多中国的企业他们多很有兴趣走出去,其实也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在里面,中国企业一定要走向国际市场一定要寻找新的机会,新的资源,新的技术和管理的能力。这里面也有包括政府等宏观经济因素在里面。

  全球化以后要更加提升营销的能力,怎么去管理全球这么大的规模企业,有更深更广的影响,一定要建立全球化整合的企业,就是用全球资源怎么去调配、怎么分布来引导这个业务能力让这个效益更加提升。

  IBM过去三年实行的GIE以后达到什么成果了?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插图(图),三年内节省250多亿美元成本,透过很多流程的变化,透过很多服务的共享,把很多重复的服务删掉,最后达到成本节省。还有我们的成长是在不同的国家,我们真正有效地利用当地的竞争优势,我们营业额也增加了很多;还有就是对GIE的IBM中国来说也是很大的意义。但是,我们IBM中国利用全球的资源去更有效地服务中国的客户,另外一方面,IBM也可以利用中国特有的优势去整合IBM全球的服务,还有是服务全球的客户。IBM在国内有五个服务中心,这些服务中心还有很多IT的服务,不单是服务中国的客户,也是服务亚太区等不同的客户,跟印度也是差不多的理念。IBM在印度也有很多这些不同的服务中心来服务全球的客户,这是一个GIE的介绍。

  下一步,如果我们要建立一个全球化的企业,怎么样去管理,怎么样去设立一个全球整合的企业GIE呢,我在这里也是提出了一些比较关键的成功因素在里面。

  我们谈到怎么样去遥控管理一个全球化的营运。但是,不可以每一个部分都是从总部来管理,这是不可能。所以我们要对市场的反应变得快一点,一定要有权利的下方,权利下方的同时一定要配一个适当的监控,IBM是怎样适当的监控就是透过信息的共享,就是每一个地方它的一些商业的数据还有报告,业绩的报告也是要定期发给用户,我们也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考核和考核的制度,再配一些标准的流程,就是说怎么样去遥控去管理全球化的营运。我们有标准的流程,有些共享的流程也要配以一个平台,就是统一的技术平台,这样才可以把共享的流程联系起来。

  第三点就是有共同的核心价值在里面。其中一个就是共同的流程体系;第二个就是文化的整合;第三点就是怎么样去做一个技术平台的整合。

  第一个、流程整合方面。如果在每一个地方,它有不同的流程是很难去管理的,所以一个这么大的机构,或者将来你们的企业走到国外,怎么样去更有效的管理一定有共同的流程,采购也好、营销也好,它经过一些不同的商业的流程在适当的地方,每一个阶段都要很清楚的写出来。通常很多企业他们全球化的时候,每一个地方马上要设立他们一些营运的机构,他们没有时间去想,怎么样去把当地这些流程跟他们的总部怎么样去标准化,所以我们觉得很多企业,当你们没有走出去之前,应该想一下怎么样去建立一个共同、简化的流程。

  所以第一步是怎么样去简化你们原来商业的流程,第一个好处就是简化以后,你们可以降低你们的成本。第二个好处,你们简化以后你们可以把它标准化,然后在不同的地方可以互相地共享一些服务中心,共享服务中心就是在一些细节上可能一两个地方做一些共同的服务,比如说可以是人力资源的服务、采购的服务等其他不同的服务,不是每一个分公司都要设立采购的机构,而是他们在一些共同的地方去成立。

  这带来很多不同的好处,大家可以看到,包括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等,也可以把共享服务中心很容易地扩展开来,如果你们的业务发展很快,那共享的服务中心它的服务能力很快地扩大,也可以服务其它的公司,这可能是一个新的收益的来源。IBM也是这样子,我们自己的采购不单是服务IBM自己公司里,也服务其他的客人。

  (图)这个图提到很多,当你共享服务中心你可以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在不同的地域,共享服务中心在本地设立还是全球性的设立也有一些不同的考虑因素在里面,以上几张图(图)是介绍IBM自己怎么去做共享的服务。

  6年多以前,IBM在全球有300多个采购中心,在六年里我们把这300多个采购中心减到3个,现在我们供应商全球都有的,这三个中心怎么选址?主要是比较靠近我们的客户,也是有语言考虑的因素。中国是很重要的供应的地方,我们在中国也成立了我们的采购中心,去年IBM也把采购中心从美国搬到深圳去,所以这是迈向全球整合企业一个很大的迈步。

  (图)这张图告诉大家,其实我们IBM用GIE的模式,我们服务174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我们在全球不同地方有一些专门物流中心,有些专门做生产,有些专门做供应的服务。日本很多不同的地方提供服务,它有专门负责调配不同的人在整个亚太地区。

  我们的研究中心在全球有8个不同的地方。刚才我提到关于流程怎么去整合,怎么去设立一些共享的服务中心,共享的流程,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怎么去做全球整合的企业,我们觉得很重要就是文化,文化的整合。其实大家已经听过很多不同的例子,很多国际企业细化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冲突,我们觉得怎么样去管理全球多元的文化是个很关键的因素,在这个文化的整合方面,我们有三个不同的观点:

  首先、每一个企业当你变成全球化的企业,你一定有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创新为要、诚信负责。同时我们也觉得在(图)右下角大家也可以怎么样去拥抱不同的文化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因为我们觉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他的创新机会很大。我们觉得吸收不同的文化来提升自身的文化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第三个,大家可以看到怎么样把决策权下放给员工,令他们也觉得他们自己得到企业的信赖,他们也会很放心的工作。我们觉得下放权利也是GIE成功的很大的要素。

  再一个方面就是技术的整合,其实很多公司进入了新的市场以后,他们的第一个重点就是怎么样很快地建立自己的业务,把他们业务的成绩做得最好。

  在很多不同的地方,他们成立了很多不同得分公司,分公司之间很难互相的沟通,出了很多的问题,这个时候再找外面的服务公司跟他们把所有的系统、平台联系起来,相对来说比较太晚。所以我觉得当你一开始全球化的时候,很多服务包括IT方面也应该是很首要考虑的因素。

  IT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它首先就是基于统一的流程,对总部也好,不同的地区也好,他们一定要互相去联系把数据共享,所以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平台,当你们的企业国际化的时候,有很多员工经常到不同的地方去,这时候如果你建立一个平台,让每一个员工不同的地方就可以很容易地沟通,透过电邮、短信等渠道也好,沟通也是非常重要。所以,在这里,我们也有自己的方法论,当你们打算去全球化的时候,怎么去分析现状,现在在公司里面IT的技术环境跟你们的目标的架构设计对比一下,看你们有什么差距,然后再做一个全球的IT建设路线图,这是我们的建议。

  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当你们去全球化的时候,不可能是每一个地方自己做所有的事情,我们觉得最好是专注于最有核心能力,最有优势的方面。这样可以降低你们的成本,也可以降低你们投资在很贵的技术平台上的风险,这是我建议大家考虑的事情。

  我们要建立一个GIE面对的挑战到底是什么?最后一步我们就提出全球化整合,我们怎么样实现的路线图,大家比较重要的就是要考虑,到底你们有没有核心的能力,如果你们要达到全球的整合,是否有不同的核心能力,包括你们怎么利用全球的资源和全球的市场,还有就是你们服务的市场怎么找新的客户,还是就是你们自己的核心能力在哪儿,你们应该专注于哪些方面,找哪些方面找一些专业的伙伴跟你们一同来做,你们的角色到底是什么,这全都是你们要建立的核心的能力。

  再一个就是怎么样去设计全球整合的模式,每一个地方到底做什么比较好,还有整合的程度,到底共享服务中心是地区性还是全球性的,你们的权利下放到底有多少,到底是自己内部执行还是借助外部的战略伙伴来做,每一个方面都有详细的考虑,每一个功能的流程、技术、怎么管制这些不同的方面,都要就同样一个设计,才可以达到我们迈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企业的因素。

  大家很多都是有志于迈向全球化的企业,到底你们准备好了吗?我相信领导人一定有的,很多都是企业家,你们都是很有远见,但是这个不足够,你们也要配有一个国际水平的管理系统,共同的核心价值,也要有一个全球协作的战略伙伴帮助你们一同走出来。

  你们现在还是在国内没有走出去,但是永远不要说现在太早,现在不用考虑,当我走出去以后再打算吧,那时候已经太晚,我们有很多客户也在准备国际化,他们先把他们内部的流程、系统理顺然后再准备国际化,我觉得这个是以后国际化成功最关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