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南方报系”代表了
朴素的草根民意
日前,河北石家庄、山西太原等地部分网友自发购买、搜集了数百份南方报系的报刊,在城市郊区野外垃圾场焚烧填埋,现场也打出了声讨“南方报系”的白色横幅,上书“声讨南方汉奸报系,铲除卖国贼”、“为了中华民族火烧汉奸媒体南方报系”几个大字。从照片上看,参与活动的网友都有饱经风霜的中年人,更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坦白讲,在这个互联网无处不在的电子时代,面对数十家有幕后老板强势支撑的“南方报系”媒体帝国,他们的力量太过单薄。但是,透过他们坚毅诚恳的目光,我们分明看到了一股源自普罗大众的澎湃力量,一种长期压抑下对盲目照搬西方模式社会精英知识分子阶层的的强烈不满,他们选择了火烧“南方报系”的直白方式来表达。事件虽小,意义却重大,代表着社会草根的朴素民意,是那些眼光向外的精英所忽略掉的群众态度。
他们或许不善言辞,手里没有书写大块文章的如椽大笔,也没有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的精彩口才,他们只是社会草根的一份子,是一个用血肉之躯书写的人,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态度,尽管这微弱的声音,注定会淹没媒体帝国“南方报系”大喇叭的喧嚣里。当一个媒体舆论环境发展成为了反对而反对,故意挑起群体争端,把草根真实民意视若草芥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回过头来审视这些披着民主外衣吃里扒外大放厥词的新闻媒体,对着“南方报系”问一句:“当你们家里还不够富裕生活还不够完美时,你是一个一个去解决问题努力让生活好起来,还是把家里的锅碗瓢盆统统砸碎乞求别人的施舍?”原本我并不愿意相信这家媒体帝国我原来不愿意“南方报系”拥有西方势力支持,但“南方报系”的所做作为,又让我们无法推翻这些鲜活的事实。
案例一: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点名要求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据说报社编辑们听到后当场“泪流满面”。后来因稿件中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敏感话题被中宣部删减,编辑们如丧考妣,居然开“天窗”示威,还加上一句口号,“不是每一期都有独家专访,但是每一周都可以在这里读懂中国”。好一个读懂中国,把中国的报纸当做美国政府的演讲台,自己甘心给别人做拎包的小伙计。可笑的是,“南方报系”鼓吹的是言论自由,却在孔庆东教授拒绝其采访要求后煽动舆论要北大辞退孔教授,请问,这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打压异己?
案例二:在藏独分子破坏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时,“南方报系”抛出《奥运会遇到抗议者并不可怕》言论,“有些抗议为闹而闹,有些抗议却很有意义....应该释放出一种自由、和平与宽容的气氛,而不是一种紧张、固执而排他的大一统观念。”请问,这与赤裸裸地煽动族群仇恨、挑起国家分裂有什么不同?对藏独分子和破坏者的纵容,让无辜罹难的受害者当炮灰,这也是“南方报系”所吹嘘的民主?
在西藏发生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时,“南方报系”又炮制《西藏:真相与民族主义情绪》,“如果我们以民族主义为武器来反抗西方,那么怎么说服少数民族放弃民族主义,加入到主流的国家建设中来呢?”别有用心地挑拨民族矛盾,为分裂主义制造舆论,作为国人最基本的国家观念丢到了哪里?请问,你这是要煽动谁?
案例四:在国内惩治贪污腐败,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之时,“南方报系”竭力为犯罪分子开脱辩护。甚至在全国相继发生校园血案时,该媒体拿少年儿童的生命当作自己的政治筹码,拿企图杀害少年儿童的恐怖分子的自由和人权来攻击社会主义法制,将犯罪成因归结为社会制度、法律体系并大肆抨击。
曾经有人谈到读“南方报系”刊物的印象,“在‘南方报系’眼里,党做的事情没几样是对的,党和人民的敌人没几个是坏的。新中国让几亿人有饭吃、有读,无数先烈牺牲生命制止侵略、消除外患,使所有人久浴和平,这份功德他们视若不见。至于国人眼中反华势力的无耻行径,帝国主义的肆意叫嚣,在他们眼里,彷佛不过是时下政府的宣传,当时未必有,即便是有,也只能怨国人民智
开。”
平心而论,烧几张报纸动摇不了这些媒体帝国的根基,但却能提醒世人关注到这些被媒体光环压制住的声音,这些最草根的民意,尽管在喧嚣乱象中显得势单力薄,但着实希望以此唤起国人保持清醒,别被那些冠冕堂皇的文字所蒙蔽。国内媒体为国外幕后势力摇旗呐喊,也是有关部门刻不容缓需要引起重视的问
给南方报系的小丑们献花
不能不说,南方系的确很厉害,他们入侵了网络,控制了门户网站,开始了一种新型的造假。利用无法获取完整信息的民众和国家有关规定来造假。使得其达到自身的目的。